第七十一章请谢缙吃一顿火锅-《臣等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


    第(1/3)页

    皇宫,武英殿。

    朱棣在草原搞钱的这段时间,朱允炆也没闲着。

    他不仅设计了最新版大明宝钞,还改良了造纸工艺,甚至连火药配比都做了修正。

    现在京营的实力,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只要甘锅炼钢法成功,大明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然,这里面还有李景隆的功劳。

    李景隆自从收到朱允炆转送的奏折后,那是没日没夜的干,历时两个月,终于找到了新金矿。

    大明朝廷因为这些金矿,开始发放新一轮的大明宝钞。

    如此一来,大明朝廷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钱的问题,停止发展。

    而此时的朱允炆,正在研究大明的火器图纸。

    他想改良现在的火器,就必须了解大明的火器工艺,否则新的工艺传到大明工匠手中,他们也会无从下手。

    “果然不能一蹴而就啊!”

    朱允炆看完所有火器图纸,不由长叹一声。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经历了几百年。

    这几百年的发展,不光是技术的鸿沟,还是材料的鸿沟。

    就算他知道燧发枪的制作工艺,以大明现在的能力,也造不出来。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火门枪改为火绳枪。

    火绳枪的原理很简单,主要是利用干麻绳浸泡硝酸钾,点燃后处于闷烧状态,再通过机括,牵引火绳灼烧枪管里的火药,进行发射。

    这其中的难点,不是机括的制作,而是硝酸钾的提取。

    但对朱允炆来说,这根本不是难点,因为他上辈子是学霸,提取硝酸钾的方法,不知有多少。

    随手写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朱允炆便让王忠去准备材料。

    而这时,何冲正带着谢缙来到武英殿,拜见朱允炆。

    “陛下,谢大人来了。”何冲朝朱允炆拱手提醒道。

    朱允炆抬头打量了一眼谢缙,发现他鼻青脸肿,不由满脸错愕:“谢卿这是怎么了?”

    “陛下——!”

    谢缙听到朱允炆的询问,二话不说,直接跪了下去,痛哭流涕。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抽,朝何冲摆了摆手,后者识趣的退了下去。

    谢缙之名,可以说万古难灭。

    这个大明少有的天才,在大明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