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章艺谋语气里充满着感激。 要不是方言亲自点将,就不可能有《那山那人那狗》、《午夜凶铃》,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快脱颖而出,省去了十几年坐摄影助理冷板凳的工夫,从而在电影圈里扬名。 同样要不是方言的大力推荐,西影厂也不可能出大条件,挖自己到厂里当导演,也就不可能有拍《红高粱》的机会,从而失去了这个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可能。 总之,方老师的恩情根本还不完! “哈哈,贵人相助,那也是因为你这人有值得相助的地方。” 方言只觉得自己的手被紧紧地握着,用力地摇着,完全能感受到章艺谋那激动感激之情。 “方老师,还有我。” 就在此时,站在章艺谋身旁的巩利也发出声音,连声道谢。 “你们真要谢谢我的话,那接下来在《霸王别姬》里可要好好表现。” 方言半开玩笑道:“这算是我自己为数不多能在海外畅销且闻名的纯文学作品。” “方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心尽力!” 章艺谋、巩利、姜闻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保证。 “很快就要轮到你们的戏了,要拍好演好,咱们争取今年再去一趟法国戛纳。” 方言拍了拍他们的肩,同时把目光投向张国榕,意思再明显不过。 张国榕也立马读懂了他眼神中的含义,心里越发地庆幸自己当初接受《霸王别姬》戏约的选择。 既有闻名海内外的原著打底,又有方言这般的大文豪兼奥斯卡最佳编剧操刀剧本,而且集内地制片厂的精英人才于同一剧组,就连章艺谋这种金熊奖导演,都心甘情愿地当执行导演兼摄影师。 如此阵容之下拍摄出的《霸王别姬》,应该不至于在戛纳电影节一无所获吧? 这种机会,放眼整个香江,乃至整个华语影坛,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偏偏就被自己遇上了! 当初,要不是方先生亲自点将,让自己演《英雄本色》,兴许自己还在华语乐坛里唱歌呢。 其实歌坛巨星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华语影坛对于自己来说更加海阔天空! …………… 人员到齐,座无虚席,电影局的领导依次地站了出来,在庆功会上说了一个接一个的演讲。 《红高粱》得了金熊奖,这可是电影界史无前例的荣誉,算是拉开了华夏电影在国际上获奖的序幕,所有和这部影片相关的名字,都因此有了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导演章艺谋、摄影顾常卫、美术杨钢、音乐赵季平、“我奶奶”巩利、“我爷爷”姜闻……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不外乎就是“不骄不躁”、“再接再励”、“再创辉煌”等等。 “哗哗哗。” 全场响起一阵阵的掌声,紧接着就轮到了研讨交流的的环节,分享《红高粱》成功的经验心得。 方言扫视一圈,见不少人低头在本子上记录,也不知道是真的在记,还是故意装模作样。 但就在众人纷纷地夸奖《红高粱》时,也有不少不和谐的反对之声从人群里冒出。 一个戴着眼镜的电影评论家站了起来,直呼《红高粱》的镜头夸大了近代乡村老百姓的“土”和“糙”,这样充满土味和野性的电影在国际上展出,只怕会让海外的观众产生不好的印象和偏见。 另外一个人也附议道:“这不是审美,完全是审丑,而且有损农民同志的形象!” “还有电影改编的原著,《红高粱家族》,简直是历史虚无主义,竟然歌颂土匪!” “………” 看到章艺谋被群起而攻之,陈凯哥坐在后排的位置,忍不住地低下头,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就在此时,曾经在剧组里跟章艺谋唱反调的姜闻突然挺身而出,假装咳嗽了一声: “这位同志没看过电影,可不要随意地先入为主,是,电影是电影。” “《红高粱》这电影只是选取《红高粱家族》这本的前两篇的精华,去掉了糟粕。” “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也正因为这个问题,特意打电话请教过方老师,他建议我们把余占鳌这个英雄无畏的土匪头子弱化,从威风的大英雄改成一个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孬的普通人。” “这……这……”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把目光投向了方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