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上哪儿换衣服,这里就是你的房间!” 龚母看到她慌张离开的背影,噗嗤地笑出了声,再回想她通红的脸,完全是不打自招。 一下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也不知道,小樰的对象究竟是谁? 长得帅不帅?俊不俊?有没有才华? 边想着,边替龚樰收拾房间里的杂乱,到了桌前,就见一摞方言的里,夹着一张报纸,上面刊登着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结果。 ………… 12月15日,今天是首届茅盾文学奖举行授奖仪式的日子,这次授奖仪式的规格要比全国优秀中短篇颁奖大会,更高一个级别。 茅盾文学奖,是华夏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名为的文学奖,举办地点定在了人民|大会堂。 整整600位文艺界人士见证荣耀! 面对雷鸣般的掌声,方言手捧紫铜的奖章,以及证书,和古桦、魏渭等人站成一排。 照相机的镜头,一直对准着他们。 方言这张年轻的面孔,在获奖作家里,毫无疑问是个焦点,但并不是唯一的焦点。 这一回,文学湘军,大出风头! 7名获奖者当中,古桦和莫应丰两位湘军,凭着《芙蓉镇》和《将军吟》,独占两席。 而且要论起来,散文上师从沈丛文的方言,不算是湘军的一员,怎么着也得是半个。 授奖仪式一结束,古桦直接熊抱住方言。 “岩子!” “老古,哈哈!” 两人脸上都露出久别重逢的笑容。 “晚上咱们可要好好地聚一聚!” “没问题啊,依我看,不如这样,买上好酒好菜,然后到铁生家,痛痛快快地聚一场。” “好,就这么说定了!” 古桦说:“到时候,我一定要跟你聊一聊那个‘文学的根’,你知道吗,因为这个,少恭这几个月,没少去湘西采风,寻找湘楚文化。” “是嘛!” 方言大为意外。 古桦点了点头,“他去了你说的那个苗寨,回来就跟我说,自己找到了还活着的湘楚文化,然后又去了湘西那侗、瑶、土家族……” 两人正谈着,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们在聊什么呢?” “丁铃先生!” 方言和古桦回过头,就见李尧堂领头,左右站着沈丛文、丁铃、李清泉、徐钢等人。 “巴老好!” “李老好!” “……” 看着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李尧堂转头望向丁铃,“老丁,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们两个是文学讲习所的同学吧,都是第……” “第五期的学员。” 丁铃笑道:“说起来,文学讲习所的创作班已红恢复了好几届了,但要说成绩,还得是小方、小古他们这第五期的学员最优秀了。” “到底是五期生嘛!” 李清泉、徐钢等讲习所的人听到这话,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满脸笑容,毕竟,这五期的学员里一下子出了两个茅盾文学奖得主。 “刚刚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