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说这全是集体的智慧和心血。 “哈哈。” 万佳宝笑着,“你也早点回去休息。” “诶。” 方言点了点头,折回到剧院里。 此时,观众早已走的干干净净。 只有剧场的工作人员还在打扫卫生,今天的时间太晚了,工作人员虽然累,但很兴奋。 左菊痕直呼,“《商鞅》这戏看得过瘾!” 方言来到化妆室,屋内热闹非凡。 鲍国庵、宋旦旦、朱菻、姜闻、陈道名等中青年演员,齐聚一堂,聊的不亦乐乎。 甚至,有的光顾着聊天,连妆都没有卸。 “方老师!?” 朱菻第一个注意到方言的身影,站了起来,鲍国庵等人见状,也洋溢热情地打招呼。 宋旦旦兴奋异常,“方老师,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能见到……” 鲍国庵假装咳嗽了一声,“咳咳!” “鲍老师,这下您可要出名了。” 方言笑了笑。 “方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鲍国庵一想到方才老人、李尧堂等人对自己的评价,情绪激动,脸红得像喝醉了一般。 不等方言开口,姜闻夸道:“我们刚才也这么说,鲍老师这次把秦孝公演活了,就算跟蓝老师对戏,也不落下风,真的是太厉害了。” “是啊,太厉害了。” 梁冠、陈道名他们齐声附和。 “你们的表现也非常好。” 方言表扬了姜闻,表扬了陈道名、张广北在最后一幕的精彩发挥,一个接一个地表扬。 轮到朱菻时,同样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进步得很大,特别是在哭戏上。” “谢谢方老师。” 朱菻笑道:“都是您指导的好!” “没错,都是您指导的好!” 众多演员回应着方言的鼓励。 “方老师,《商鞅》这出戏要演半个月,您会不会再来人艺看戏?再来看看我们?” “一定!一定会再来!” 在化妆室内,和演员们说说笑笑了半天,见时间实在太晚了,方言才起身告辞。 “这个点儿,公交车也没了。” “你们打算怎么回去?” 听到对自己的关心,朱菻回答说已经跟宋旦旦商量好了,跟她挤一张床,对付一宿。 “也好。” 方言打消了载她一程的念头。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简单地洗漱之后,并没有关灯睡觉,而是挑着灯,抓紧时间,写着《拯救大兵瑞恩》。 …………… 第二天,《文艺报》、《文学报》、《燕京日报》、《华夏青年报》等主流报纸率先报道了昨晚《商鞅》在人艺剧场首演的盛况。 篇幅有长有短,内容全是夸赞。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鞅》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向燕京以外的区域,迅速地扩散。 新闻一出,热情的观众蜂拥而至。 演出的门票一票难求,人艺不得不下达“限购令”,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张票。 每天晚上,售票处就开始排起购票的长龙,那阵势跟春运期间买火车票有得一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