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叫联合作者,两位或多位作者共同对一篇的创作,在学术上很常见。” 田增翔咂摸着嘴,“倒是在文学作品上比较少见。” “评判标准跟优秀短篇一样,按照群众反映推荐票数和评委意见……” 方言阅读着奖项细节,不禁在想茅盾文学奖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立。 聊了会儿天,田增翔忽然想了起来。 前些天,《燕京文学》的王朦来电找他,刚巧撞上方言出差去杭城,参加金鸡奖。 “他让伱回来以后,给他回个电话。” 他提醒说:“听语气,事儿还挺大的。” “我知道了。” 方言下了楼,拔通《燕京文学》编辑部的电话,不一会儿,里面传来王朦的声音: “岩子,恭喜你啊!” “《暗战》入围了首届优秀中篇奖。” “王老师,咱们是同喜,同喜。” 方言道:“也恭喜您的《蝴蝶》入围。” “哈哈哈!” 两人在电话里放声大笑,相互寒暄了几句。 “我们之间就不说车轱辘话了。” 王朦率先收敛笑意,开门见山道:“这次找你,主要是代表《燕京文学》向你约稿。” “您放心,下篇稿子肯定投给咱娘家。” 方言早就做好了还债的准备。 “要登在《燕京文学》的这篇稿子,不是一般的稿子。”王朦强调说,“是特约稿。” “特约稿?!” 方言心里一惊。 所谓特约稿,就是约请特定的作者撰写某一特定内容的稿子,相当于命题式作文。 “没错,在创作上有不少要求。” 王朦如实相告。 方言一听,竟然就是前些天火车邮局上的女邮递员说的,而且内容大差不差。 铁道、医疗、邮电、钢铁、机械、林业等系统,准备和文联、作协以及其他文学团体,联合发起来一个文学创作活动,对象可以是列车员、钢铁工人、医生护士、邮递员…… 听他说自己了解这件事,王朦不免意外道:“岩子,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说来也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