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得知方言要在杭城逗留一段时间,马耘毛遂自荐要当向导,马来珐也替儿子说情。 就算不念在人生地不熟需要导游,方言也不好再三推辞马来珐父子的一片热情。 主要想通过他们,进行陆元炽交代的任务,摸一摸江浙文坛的底,于是“欣然”接受。 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借着参观西湖十景的工夫,从马耘嘴里知道了江浙文学界,尤其是杭城主流的期刊。 马不停蹄地造访了《西湖》、《江南》、《江浙文艺》几家文学期刊的编辑部,一探究竟。 结果大失所望,浙军这股文坛新军,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能力上,现在都过于弱小。 至于余桦,我到杭城了,你人呢! 无论怎么找,哪怕是用招待所的电话,联系上海盐的文化馆,依然是查无此人。 估计还在诊所里拔牙,没有正式出道。 没有能堪大用的青年作家可以挖掘,或许要等到余桦、麦加他们崛起,浙军才能雄起。 公事处理到这里,该忙自己的私事了。 方言带着韩跃民,马耘也跟了过去,在离开杭城之前,到红太阳市场,给家人买点礼物。 武林广场,前身是红太阳广场。 78年改的名字,以武林门而得名,此时还没有音乐喷泉,也没有三少女雕像。 只有一个热闹嘈杂的红太阳市场,坐落在江浙展览馆的北侧,82年扩建升级,成立环北小商品市场,对外营业,红极一时。 但现在,只是一个个拼接起来的简易摊位,个体户为主的小商小贩,沿街叫卖。 服装大部分是从厦鹭石狮,或者羊城等地进货,款式新潮,价格低廉,但利润很高。 “怎么样,韩哥?” 方言看着眼前的一切,跟记忆中的场景大不一样,陌生中透着一股熟悉,不禁怀念。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韩跃民左看看,右看看,摊上的东西可比四九城的丰富太多了,简直能看花了眼。 特别是燕京一裤难求的牛仔裤,在这里多如牛毛! “方老师,您要买什么样的礼物?” 马耘来过红太阳市场几回,还算熟悉。 “牛仔裤。” 方言离京之前,问了小妹的尺码。 “你们跟我来。” 马耘把他们带去自己光顾过的摊子。 韩跃民扫向一個个地摊,放眼望去,都是牛仔裤、喇叭裤,两眼圆瞪,蠢蠢欲动。 恨不得马上把身上的钱统统花光。 ”岩子,咱们赶紧买吧。” “韩哥,先别急。” 方言低声地解释牛仔裤里的门道,“这些劳动布做的蹩脚货,等逛完了再买不迟。” “对对对,要卖就卖好的,既赚了钱,又赚了口碑,这摊子的生意才能做得持久。” 韩跃民细细地琢磨了一番。 “韩哥,悟性高啊!” 方言不禁意外,竖起大拇指。 就在此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万宝路的广告看过吗?里头骑马的牛仔穿的牛仔裤,颜色才是正的,就是我们这种蓝,而且我们是石磨牛仔裤,二十六块一条,一万年不褪色!正宗石狮货!” “走,我们过去看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