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看作者,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方言! 然后吸了一口气,“爷爷,您从刚才一直说他写得有意思,到底有意思在哪儿?”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明明是写的是改革文学,却在外面包上一层历史文学的外衣。” 白要山笑道:“用秦孝公改革、商鞅变法这段历史,表达自己对改革的态度和看法,更有意思的是,还暗合上了当今的国际形势。” “啊?” 白若雪惊得眨了眨眼。 “你不是一直对国际局势很感兴趣嘛,这,你一定要看看,值得一看。” 白要山站起了身,走向餐厅。 “他写得真这么好看吗?” 白若雪看着作者的署名,呢喃了一句。 料理好饭后的清洁工作,整整一个下午,全部投入到《大秦之裂变》,一页一页地翻动。 从秦魏大战于少梁,秦献公和赢渠梁深陷重围,到立赢渠梁为秦国新君时的宫廷变动。 从公孙座被俘,商鞅去救,再到公孙座临死前希望魏王杀了商鞅,又提醒商鞅逃离魏国,再到稷下学宫,和法家的术法势三家的其他两家,申不害和慎到切磋交流。 就以齐国、韩国和秦国改革,打了个赌。 既没有跟孟子关于“性善性恶”的辩论,也直接砍掉了白雪,以及跟商鞅的感情线。 白若雪看到现在,没有太大的历史违和感,除了稷下学宫打赌、孤身救公孙座这种情节虚构以外,基本上照着历史走向在发展。 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但在厚重感中,又时不时迸发出昂扬向上的锐气,频频地点出秦国所处在“大争之世”。 仿佛华夏正处在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 不改革,不图强,秦国就要亡啦! 尤其是看到商鞅跟秦孝公第三次见面,说到大国范式,热血沸腾,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看着君臣一心,立志改革,白若雪往后一翻,却发现下一页是一篇新的,重新翻回来,就看见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大意类似——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部分解。 “怎么能分上下两部呢!” “还偏偏故意断在这里,怎么能这样!” 白若雪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抬眼一瞧,看到窗外的天色已经黑蒙蒙一片,顿时惊觉道:“坏了,我还没做晚饭呢。” “若雪,出来吃饭吧。” “爷爷,我……” “天天吃你做的饭,今天也换换口味,尝尝爷爷的手艺,未必做得就比你的差,尝尝。” “诶!” 白若雪主动地去拿爷孙俩人的碗筷。 “《大秦之裂变》,看得怎么样?” 白要山给她碗里夹了块萝卜丸子。 “爷爷,写秦国、写改革的,我不是没看过,但我第一次见这么写的。” 一提起这个,白若雪立马来了兴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