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进宫-《开局签到白袍军:庶子称王》


    第(3/3)页

    有人说关起来,这可是两万人,监狱都不够用,而且成了犯人也是要管饭的,这无疑是增加了许多开销。

    而且这还是两万的壮年男子,变成百姓就是两万户人家,那是多少劳动力,一年得交多少赋税,能养活多少人。

    成年劳动力在任何朝代都是稀缺资源,都是一个朝代的中坚力量,不管怎么说放了都比关着要好。

    现在又没有送到西伯利亚种土豆的方法,所以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法进行争论。

    本来应该是遣散为民稳占上风,但是太后却觉得做出来这样谋逆的事情却没有任何惩罚,那置皇家威仪于何地?

    周纪虽然知道利害关系,也是坚决支持不追究的,但是太后说到皇家威仪,其它臣子可以说以大局为重权衡利弊。

    但是周纪作为皇帝就只能坚决维护皇家的利益,哪怕心里不认同也只能默许。

    这种情况下如果百官坚决不同意还能和他们分庭抗礼,皇帝也要听百官谏言。

    但是以张元和太后的关系,张元会支持谁也是可想而知,吏部为了维护律法的权威也不可能允许这种违法不究的事情发生。

    所以最终哪怕萧仪,林书同,陈繁等人坚决反对,结果也是一成不变,无法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为此,周纪还抱怨过顾凡为什么要把这些俘虏带回来,直接丢在清河郡解决了不就不用为这件事头疼了。

    看见这一幕,张元仿佛扳回一局,得意忘形的说道:“这俘虏乃是蜀地贼匪,堵塞商道,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孟子曰,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只有按律处置才能做到国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

    “按律谋反应当处以斩刑,但是太后圣诞将至大赦天下免除死罪,所以应该处以烙刑,监禁三年,以维护我大周威严。”

    说完,张元就得意洋洋的看着顾凡,像是从里面得到了什么好处似的。

    反倒是林书同又坐不住了,他是户部尚书民生这一块和他息息相关,所以他才是那个影响最大的那个。

    “不可,这战争刚刚结束,天灾刚刚过去,正是用人之际,这两万壮劳力就此下入诏狱才是真正的愚蠢之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