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拳之威竟至于此!-《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2/3)页

    他急忙招来从赵郡、常山郡带过来的老兵,命他们想办法保存完整宋胄尸首,吴畿能救活的话尽量救一下,起码要让吴畿活着见到李矩。

    “贼人,可速斩我!”吴畿忍着剧痛嘶吼,他摁着伤口,慢慢站起来,摆了个誓死不从贼兵的姿势。

    “我主在南,不可使我面北而死。”

    李大将军还在懊恼出手太重,将宋胄脑袋打没了一半,被吴畿这么一弄,顿时哭笑不得。

    “你还装上了。”他走过去,将那柄环首刀用力一拧。

    吴畿吃痛,冷汗再次冒出,终于撑不住,跪倒在地。

    “你们看着收拾。来个百夫长,连夜将这一人一尸押送回乐平郡。”

    城头上虽然乱哄哄的,但局势已经被义军将士控制住了。

    赶到的几位百夫长、刘和刘聪等人相继瞧了太守宋胄的死状,纷纷惊叹不已。

    “一拳之威竟至于此!”

    “大将军的拳已经硬到如此了吗?”

    “谁挨这一拳都活不了。”

    刘聪刘和这些南匈奴人原先还打着找个时机带兵溜了,去上党地方裂地称雄的主意,这几场攻城战打下来,刘氏父子一个比一个心寒,他们都生不出与大将军为敌之意,南匈奴之兵更是人人将大将军奉为神人。

    谁还敢有叛逃之心?

    攻下绛邑县后,义军将士休整两天,准备南下或东攻时,来自井陉县、乐平郡的军情摆到了李大将军面前。

    幽州、中山国、邺城等北东南三个方向的晋军开始集结兵力,据传来自洛阳的中军也发兵数万,即将北上。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赵国等地的义军已经查明晋军派出先遣军队和民夫在押运粮草。

    李大将军忍住一口气攻下河东郡、河内郡的冲动,严密布置了平阳郡防线后,准备率军北上。

    他要带走南匈奴兵卒和部分平阳郡降兵。

    “绛邑城就由张杞驻防,升校尉,总领城内义军将士。由冯恩做监军,同时厘清平阳郡各城户数、田亩数,原先降兵的田地不用动,士族田产收归官府。”

    在绛邑县县衙内,李昊安排了此城的守城事宜。

    张杞便是槐河之战请战的那个张姓什长,进入平阳郡前已经升了百夫长,李氏义军接手了平阳郡各城的降兵后,张杞便被升为五百主。

    义军军制下,校尉管辖三个五百主,手下将士可达一千五百人,这已经是很大的官。

    河东、河西种的都是粟,这些地方的晋兵集结、进攻仍需要一段时间,等李大将军率兵解决完冀州的晋军后,还来得及快速回援平阳郡等地。

    到时候一鼓作气拿下原先的并州。

    此时的关中形势相当复杂,羌胡人占据了陕北、河套等地,晋廷把控着渭水、泾水、长安等地。

    至于黄河几字大弯的西侧,则被河西鲜卑占据,河西鲜卑南边,便是氐人、羌人的地盘。

    李大将军准备到时候看情况,如果晋廷不内战,他就逮着司马王爷们打,如果司马颖、司马乂等弟弟王为司马衷出头,和掌控司州的赵王司马伦先干上,他就抓紧时间把关中陇右这一团乱麻给快刀斩了。

    一句话,这个时代,只能由他李昊一人做主。

    被安排驻守绛邑县的两人出列领命。

    自认为颇有才华的冯恩还特意献言建策:“大将军,河东郡之前被数名干吏治理,自曹魏时便是产粮蓄畜大郡,百姓对官府很忠诚。将军府的民佃之政并不能引得河东百姓来投义军。不如将民佃改为为官府佃够五年、十年后,就将佃田赐给佃农,如此方能分化河东郡百姓与晋国官府。”

    义军所推行的民佃之政和曹魏、司马晋所推行的民屯别无二致,都是为了将土地上的大部分收成捏到官府手上,以便养活大规模的军队。

    这种民屯说到底,便是将流民栓在官府的地上当农奴,受不了盘剥的百姓几年后就会逃亡。

    李昊原先就想改制,奈何今年起事之初地盘少,为了收的上来义军征战的开支就搞了个民佃之政,如今已经跨占数个大郡,是时候想办法改一改了。

    西晋承袭了东汉桓灵几帝以来的所有弊端,土地兼并到了一种百姓所不能承受的地步,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严重开倒车。

    “这个设想不错,佃够五年就分地。你闲暇时多多与百姓交流,听听他们想要什么,年底我召集各地官吏,统一商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