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胡思乱想间,孙秀碰到了已经冰冷的绿珠尸首,倏然惊出一身冷汗,连踹带蹬将绿珠蹬下了马车。 尸首落地的声响引得随车前进的越骑营兵围过去查看掉出了个啥,孙秀长叹一口气,知道今后他的名声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虽然他之前的名声也不怎么好。 “去相府!” 越想越不对劲,孙秀认为必须该劝说赵王出兵攻打李氏义军了。 理由相当简单,如今司马允及其党羽已经被诛杀,洛阳城内赵王一系独大,若能削掉邺城司马颖、许昌司马冏等封王的兵力,那赵王就可以换身衣服。 马夫驾车往相府前疾驰而去,到地方后,孙秀踩着门前军士的背下了车,急匆匆冲进去找寻赵王司马伦。 今天相府里人还算多,赵王府的掾属、幕僚基本到齐,看来他们很早就被叫过来商议下一步的动向。 舍人马朗,将军管袭、孙弼父子,征东征西长史应詹、牵昌,左右长史李重、荀组,左右司马王堪、刘漠,参军荀崧、陆机、刁协,掾属郗鉴、傅宣、荀邃,记室都刘琨等人都来了。 孙秀虽然备受赵王宠信,但也只是个司马之职,在这堆高门士族里地位还不够高,于是低着头快步走到东侧中间位置,找了个空案坐下。 “俊忠来了啊,刚才他们撺掇我派兵北征,以解平阳郡之危局,你如何看?” 平阳郡太守宋胄原先就亲近赵王,最近更是频频示好,司马伦其实不太想管这档子事,可平阳一失,河东河内两郡都稳不住。 尤其是河内郡,那可是司马一族的老家,司马伦还想给自己捞个好名声。 “李氏反贼是一定要剿灭的!”孙秀先定了個调,“当以天子亲征为由,勒令邺城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许昌司马冏等封王派兵作战,剿灭乐平、赵国等地的贼兵。 至于太原郡、平阳郡等地,一令宋胄、王浚等人坚守各处城池,等朝廷援兵,二令拓跋鲜卑南下助战,等那李昊回援乐平、赵国诸县后,再派关中司马颙之兵、河东河内等地军汉北上夹击李贼。” 他的应对思路很清晰,以皇帝的名义强令出镇各地的封王们出兵剿匪,将大部分洛阳的宿卫军、牙门军保存在司州之地上。 “亲征?这不妥吧。”司马伦有些犹豫,要是让司马颖等人抢去了当今皇帝,那他连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做不到了。 洛阳附近的中军也不全受他的管辖,失去了天子名分,他和成都王、齐王也没啥两样。 赵王幕僚中,有不少人支持孙秀的策略,也有部分人反对。 司马伦听了半天,也拿不定个主意,于是命孙秀再说说为何要让天子御驾亲征。 “明公,可派六校之兵北上,陪同天子亲征,司马颖等人胆敢不从,便趁机消减他们的封邑和兵权。若天子于阵前驾崩,便将一切罪责推到司马颖等人身上,而后明公奉诏继位。” 孙秀虽然用了若字,赵王府幕僚人人都懂其中的真实意思,痴傻天子命不久矣。 六校便是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翎军等六校尉辖下的校尉营,每营各一千人,属于洛阳中军的次等军队,比六军、四军、二营等稍差一筹。 司马伦揣摩这步棋,若是让李氏反贼弄死天子司马衷,既能继续给司马衷的弟弟们施压,让他们派兵平叛,又能合理干掉司马衷。 赵王双手一拍,称赞道:“好棋好棋,比马舍人下的都精彩。” 马朗是棋圣,撰有《围棋势》,以棋艺精湛闻名天下。 “不敢与马舍人比棋艺。”孙秀洋洋得意,以天子御驾亲征的名义征召外地封王平叛,是他想到最精妙的招数。 “六校之兵操备不全,只可守城、不可硬攻李贼,不如换成两营、牙门军。” “统牙门军两万北征,如此方显明公征讨李氏反贼的决心。” 将军管袭、孙弼父子接连出主意。 中军分为两大部分,驻守京城的中央宿卫军和驻扎在洛阳城之外的牙门军。 中央宿卫军里,四军、六校各领千人,二营领两千五百人,都不属于主力。 兵额超过三万的六军才是中央宿卫军的绝对主力。 而司马伦为自己加封了相国后,又增设府兵两万,这部分兵卒是赵王亲卫部队,绝不可能派到司州以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