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白书宁说起,她似乎根本不知道她这个同学对她有别的想法,阮娇娇不清楚她那同学现在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也就没提。 姐妹的话让白书宁心里很熨贴,“其实我已经大致知道一些了。有的是他跟我说的,有的是我自己找人打听的。他父母原先是纺织厂职工,现在被哥哥嫂子顶了,家里还有两个上小学的侄子侄女。他当初下乡当过几年知青,后来因为救人被选上去了工农兵大学,回来后就留在沪市报社做编辑了……” 按照白书宁了解到的,那个男同志原先在沪市其实发展不错,不过后面却独自去了京市发展。几年时间从底层爬到一个出版社主编的位置,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运气,是旁人难想的。 而且他家里的情况,听着像是父母偏心大儿子,实则不是。当初他父亲因公受伤,他又在读高中,因此职位被哥哥顶了。后面收到下乡通知,母亲本来想把工作给他,只是他自己考虑到临时工和老职工工资差太多,怕家里负担不小,因此拒绝了,想等大哥转正了再说。结果没两年他靠自己努力回城读大学,也就不需要了。 虽说家里把工作给了哥哥嫂子,但父母让哥哥嫂子都给他补偿了钱。加上分给他的那些,其实一碗水端的很平,没有因为哥哥嫂子有小家就格外偏心。要说偏心,实际从父母到哥嫂,都在因为他当初下乡又没有拿到家里工作的事情而愧疚,偏心也是更偏他。 白书宁话里话外都觉得男同学跟自己是一类人,都以事业为主,结婚不过是搭伙给双方家里一个交代。 阮娇娇听着听着,对这个一面之缘的男同学印象又好了几分。 家人亲戚都在沪市,工作发展前景也很不错,但是却背井离乡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京市。 啧,这其中没点故事,谁信呐~ 不得不说,阮娇娇确实品到了事情的真相。 白书宁的家世,在沪市可以说是金字塔级别的,虽然在学校不是人尽皆知,但知道的也不在少数,毕竟沪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是天天朝夕相处的同学,不可能真的一点风都收不到。 齐晟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白书宁的了,只是原本想等高中毕业后说明心意的他,得知白书宁的家世后,就默默把心思藏了起来。 一个是市长的千金,一个是普通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从哪里都是不匹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