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回到现世当导演11-《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1/3)页

    《老兵》这个剧本,  是以宋师妹的爷爷宋长征的视角展开的。

    这是一位曾参加过多场战役,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建国后不久,年仅十六七岁的宋长征就当兵入伍,  踏上了半岛战场。

    尚且年少懵懂的他在一个班的老兵带领教导,  和战火的淬炼下,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

    战场上,  老兵们教会了他如何杀敌,如何生存。

    也教会了他身为军人的使命,  是保护身后的祖国和人民。

    他跟着那些老兵,从一个有些胆怯内向的农村少年,  蜕变成熟,  磨练出了刚强的意志。

    只可惜等到那场战争结束,  那些亲切的会叫他长征娃的老兵们,却已经泰半长眠在了寒冷的北方半岛上。

    经历三年多的战争,  从枪炮与战火中活着走出来的宋长征,  跟着战友们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不由想起了当初出国作战时的场景。

    那时候他们班的人员还十分齐全,而今回来的却不到半数,  多是伤残。

    宋长征在送别牺牲的战友后,  又送走了因伤残退伍的战友们。

    没多久,  新战士到来了,宋长征也终于成为了一名老兵。

    看到宋长征这个名字,  林知言有些恍惚,想起了自己穿越的第一个世界,遇到的李长征。

    说起来,  这两个长征的经历其实非常像。

    唯一不同的是,  李长征在还是小娃娃时就跟着老红军们走过草地,  跨过雪山,早就将自己磨练成了一名心志坚毅的老兵。

    尽管如此,当初从半岛战场上回来后,李长征也免不了跟宋师妹的爷爷一样,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战争创伤恢复期。

    由着李长征,林知言不免想到了穿越的那些世界里,许许多多曾相识的故人。

    只是彼此搁着时间和空间,就算是想要祭拜,他都不知道该去哪里。

    心生触动的林知言,最后干脆去了首都烈士陵园。

    那里躺着的每一位先辈,都是他们这些后辈子孙应该祭拜,永不可忘却的人。

    站在首都烈士陵园里,看着墓碑上那一个个或年轻,或老迈,长眠于此的革命先辈们,林知言默默敬了个礼。

    正在他祭拜完毕,准备离开陵园的时候,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身穿军装的军人的搀扶下朝他走了过来。

    老人并不是认识林知言,但见他方才神情肃穆的祭拜这些烈士,忽然就很想跟他说说话。

    现在的年轻人自幼生长在和平年代,距离战争实在是太过久远,大多都已经忘了那些曾浴血奋战,并为之献出生命的先辈们。

    除了特定的节日,像林知言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平日里会主动前来陵园祭拜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被老人喊住的时候,林知言微微愣了愣,有些诧异的看向对方。

    “小伙子,过来,陪老头子说说话。”

    老人一身便装,看起来也十分和蔼可亲,不过林知言却不会傻乎乎的真当对方就是个普通老人。

    没看他身边负责看护照顾的军人,肩膀上都是少校军衔么。

    林知言倒也不怯场,对方既然喊他,他便走了过去。

    在老人颤巍巍的坐在一旁的阶梯上时,林知言也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得知林知言是一名导演,老人不由打量了他好几眼。

    听说他下部戏要拍的是曾为国立下无数功劳,却默默无人知的一些老兵们的故事,老人顿时皱起了眉头。

    林知言的年纪看起来最多只有二十出头,这让老人觉得他多少有些不靠谱。

    现在就算是国内的一些成名大导演,都不敢轻易开拍这类的片子,生怕拍不好,他一个小年轻胆子倒是挺大。

    胆子大不是坏事,但就怕他把片子拍的乱七八糟。

    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所谓新锐导演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那乱七八糟的剧情简直是在侮辱革命先辈,老人的脸就黑了。

    林知言虽然还不知晓老人的身份,却知道其所拥有的能量绝对不可小觑。

    见老人面色不好,明摆着信不过自己的样子,林知言不由有些担心。

    这些老同志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万一对方的态度被电影局的那帮人知道,不给他颁发拍摄许可证可就不好了。

    林知言虽然自信自己能拍好《老兵》,却无法让其他人也相信他。

    毕竟他的年纪实在太年轻,大多数人看了他后都会本能的生出怀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