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到这里,张少帅深呼了口气,亲了亲旁边的赵四小姐,便起身去了隔壁的电报室。 吩咐电讯兵给奉天守军发电报,告知对方面对日寇的任何挑衅举动,都不能抵抗,以免激起日寇的怒火,被他们找到开战的借口。 还没等到第二天,张少帅发给奉天守军的电报就流了出来。 看着电报上的内容,王蕴蒲无语的摇了摇头,就知道不能寄希望于他这个东北王。 大概是从这份电报无限纵容的内容里,察觉到这位张少帅毫无抵抗意志,日寇的挑衅行动越发肆意和嚣张起来。 在制造了数起激化双方矛盾的事件,并将自己列为受害者,为侵略东北创造舆论条件后,终于在九月份中下旬,日寇大本营一手炮制了柳条湖事件,诬陷东北军士兵炸毁南满铁路,并袭击日军守备队。 在铁路爆炸的同时,潜伏在铁路爆破点附近的日寇中队直接出动,开始袭击南满铁路的东北军驻军。 便是先前借着演习为借口,待在北大营外边不走的日寇,在收到上级的号令后,也开始向北大营的东北军发起进攻。 面对日寇突然的进攻,东北军的高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本以为日寇这次的挑衅也会像以前一样雷声大雨点小的张少帅,接到战争爆发的消息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东北军大多数高层认为战争既然已经爆发,他们自是要跟日寇一战,决不能让日寇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下去。 哪知道他们的话音还未落,张少帅就抢先发布了‘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1)的荒唐命令。 在张少帅不抵抗的命令传出后,东北军好些士兵竟真的听令将武器放归了库房,站在原地不动,任由日寇冲到北大营内将他们俘虏。 只有极少数的士兵实在受不了这口气,选择了反抗,然而没刀没枪没武器的他们,很快就被日寇用刺刀刺死。 那些被俘虏的士兵见状正要心生庆幸,觉得自己成功保住了一条命,哪知道转眼就被丧心病狂的日寇拉到了一旁,集体枪毙,死的憋屈又窝囊。 此时位于奉天城十多里外的王蕴蒲,尚且还不知道张少帅居然下了让东北军不准抵抗的命令。 得知战争爆发后,王蕴蒲当即带着一支数千人的队伍赶往北大营。 原以为北大营的八千多名东北守军,面对数百名日寇的进攻,怎么都能把人拿下,再不济也能支撑的久点,哪知道等他赶到地方,看到的竟是一面倒的屠杀场面。 不是日寇被屠杀,而是北大营的那帮守军被日寇屠杀! 王蕴蒲顾不得喘口气,当即命令手下的战士朝营内的日寇开火。 刚击毙了一个日寇,王蕴蒲就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这帮东北军全特么是窝囊废,简直比猪还不如。 哪怕是八千头猪呢,想抓完都要费上不少功夫。 他们可倒好,好些人真乖乖的站在原地不动,任由日寇把他们给抓了。 想到自己临出发前,林知言极力劝说让他一定要来北大营一趟,他还觉得对方小题大做,现在才知道,这帮东北军真是半点反抗的意志都没有。 在王蕴蒲率兵干掉围攻北大营的数百名日寇,救下幸存的七千多东北军时,另一支工农革命军也在历史上的东北抗日名将杨继生的率领下,直奔奉天城内的兵工厂。 奉天兵工厂可是目前亚洲的头号兵工厂,所生产的武器弹药,一直供给东北军四十多万军人使用。 便是林知言在湘省建立的那座兵工厂,跟奉天兵工厂比,在生产产能上都有所不及。 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直接将这座兵工厂拱手让给了日寇。 日寇从东北军手上缴获的武器就不说了,光是这座工厂中的枪支就有十万多支,子弹更有数百万发。 另还有几百门迫击炮和几十万发炮击炮。弹,以及上万发重型炮的炮弹,这些最后全都成了日寇的战利品。 这些本来是用于保家卫国的武器,转头就成了日寇继续侵略东三省的杀人工具。 再想到历史上这座兵工厂后来还被改造成日寇的军械厂,所生产的枪支弹药全部倾泻到了国人的身上,林知言光是想想都气的要吐血,恨不得把兵工厂里的一切都搬空摧毁。 既然已经提早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林知言肯定是不能再让这些武器装备落入日寇手中的,便让杨继生带人尽快前往奉天兵工厂。 如果能赶在日寇之前抵达兵工厂,就将里头的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全部搬走,如果实在搬不走,哪怕是炸了,也不能把这些东西留给日寇。 当然了,这座兵工厂里除了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外,最让林知言眼馋的还是数万名兵工厂的工人。 自民国十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整,这座兵工厂可是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武器生产工人。 比起那些用过就没了的枪支弹药,工人和生产机器反而更得林知言看重。 他在东北大山里的那座兵工厂现在虽然也能产出武器弹药,但因为人手和生产设备不足,产能一直提升不上来。 如果有这数万名产业工人,再有新的机器设备加入的话,今后整个东北抗日的枪支弹药供给就不需要再担心了。 林知言只要求杨继生尽可能的将兵工厂的武器和工人设备带走,却并未打算占据这座兵工厂。 至于为何不直接占了,并非林知言不想,而是此时的工农革命军的兵力根本不够。 哪怕王蕴蒲带了近万的老兵队伍过来,来到东北后还不停的训练新兵,再加上东北原有的数万游击队,他们所有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日寇的半数。 就这么点兵力,想要抵挡日寇二十多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林知言也想过直接占了兵工厂,但在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这座兵工厂肯定会是日寇的重点目标,为了争夺兵工厂,日寇必定会不惜死战,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很大的伤亡,林知言可舍不得让战士们为此付出生命。 只要把里头的武器和设备都搬走,再把工人也带走,只留下个空壳,这工厂给了日寇又何妨。 等他们积蓄够了力量,早晚有一天会将工厂重新夺回来,将日寇彻底赶出东三省。 杨继生带兵尚未赶到奉天兵工厂,在半路上就跟同样赶往兵工厂的一队日寇迎面碰上。 发现对方的兵力比自己少很多,杨继生二话不说就直接跟对方干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