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5章 骊轩-《冉魏霸业》
            
            
            
                
    第(2/3)页
    骊轩,据说是古罗马的别名。
    汉语中“骊轩”的发音来自拉丁语“legion”,是罗马军团的意思。
    《汉书·陈汤传》记载,汉代名将陈汤在讨伐郅支匈奴的战争中曾有与奇妙的敌人作战的经验,那就是以密集队形作战、带有红或金色毛发、青蓝眼睛的重装步兵团。
    这是一支奇特的军队,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盾牌方阵”,使用土城外加固“重木”的防御方式,这些战法是罗马军队的独用战术,俗称“乌龟阵”。
    本来匈奴即为骑马民族,且全军皆为轻装骑兵,说到步兵的话,则是由匈奴将支配下的绿洲都市居民或是俘虏所集结编成。
    因此,陈汤也不免为这特异不同的战斗法所苦。但结果,陈汤还是将之追讨降伏,并于祁连山附近兴筑骊轩城,让他们居住于其中,负责汉帝国的边境警备工作。
    石闵“呛啷”的一声,拔出了手中的长剑,高声呐喊道:“进攻!”
    四方楼车上的传令兵都打着旗语,发号施令。
    “杀啊!”犹如蚂蚁搬家一般,密密麻麻的赵军步卒都撒开脚丫子,争先恐后地往骊轩城墙冲击。
    “放!“随着石闵的一声令下,几百架投石机都一时刻抛射巨石。
    “轰隆隆!……”巨石砸到城墙上,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土墙凹下去一个大坑,碎石飞溅。
    但是城墙毕竟是城墙,不是那么轻易撼动的!
    赵军用的这种投石机,可以说是人力抛石机。
    人力抛石机通常称为炮,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
    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250人施放。
    但这种人力抛石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实质上已经减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步骤。
    “放箭!”
    城头上,凉军的弓箭手们在各自的都尉的指挥下,奋力张弓搭箭,乱箭射杀城下的敌人。而城下的赵军弓箭手也在往上面放箭,只不过一直被压制着,没奈何,赵军只好推进楼车,勉勉强强能与城头上的凉军对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