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之所以建议招贾逵和陈矫呢,是因为这两个人里,陈矫是三朝老臣了,又跟随过太祖武皇帝征战过,又足够的威望和经验。 而贾逵呢,虽然他儿子跟司马昭走的比较近,但是吧,贾梁道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刚直不阿,一心为国.当年他为了保住大魏疆土,连曹休那样的政敌都能救,谁能怀疑他对大魏的忠心。 贾充是贾充,贾逵是贾逵,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这就是桓范推荐两人的理由。 而曹爽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接纳桓范的建议.毕竟现在曹爽心里是真的没底,而他也不想在他手里丢失了大魏的江山。 他好歹也是姓曹的。 而陈矫和贾逵两人,在被曹爽请到府上议事后,也没有客气,直接问曹爽要来了前线的所有军报和战况报告,两个人认真的看来起来。 必须了解到最实际的情况,才能对目前的战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可等两人看完了前线传递回来的战报后,两人也得出了跟郭淮一样的想法——这次蜀贼的战术执行,未免有些太糙了点。 再结合领兵在东郡渡河的主帅是张溪这俩一致认为,这其中恐怕是有诈。 “大将军,老夫以为,此番蜀贼进攻重点,恐还在河东二郡。”陈矫资历老,他想了一会儿,第一个对曹爽说道。 “哦?!”曹爽听闻,微微点头,说道,“陈司徒之言,可有凭据。” 陈矫站起身来,走到军用地图前,微微观察,然后说道,“老夫以为,此番蜀贼北攻之计,依然是兖州故伎,一虚一实,互相策应,前后夹击.故此番东郡蜀贼虽兵分两路,然最终还是会合兵一处,如此才能起到偏师之效。” “东郡偏师北上,其意一在牵制郭伯济所部,使其不敢轻离冀州,接应河内,而二,恐怕是意图攻取朝歌,切断河内与冀州联系。如此,进,可威胁邺城,促使我大军撤出河内,回防冀州,退,亦可策应河内夏侯霸将军分兵驻防,削弱河内守卫。” “故此,老臣以为,蜀贼偏师必攻朝歌,还请大将军速速派人,加强朝歌防卫,不可使其失于贼人之手。” 陈矫这一通分析,给曹爽听的连连点头.可贾逵听着吧,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 陈矫作为三朝老臣,他当然是有一定的军略才能的,但到底有多少,贾逵还真的不好说.以太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看人用人的眼光,陈矫逐渐淡出军营,从事政务工作,恐怕就是最好的解释。 陈矫的这一通分析吧,你也不能说他错,毕竟,从延津渡口北攻滑县的魏延所部,一旦击溃了这里的守军,是没有道理不去进攻河内重镇朝歌的。 占据了这里的话,那么整个河内的魏军就会被关在河内郡之内,遭遇诸葛亮大军的围殴,要撤退的话,就只有退入并州一条路可以走了。 而这条路,显然是太远了,一旦撤走,诸葛亮和魏延合军的话,直接进攻继承,从河内郡撤退的魏军是根本来不及绕路撤回邺城的。 理论上讲,贾逵也想不到蜀贼不攻朝歌的理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