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话一出,包括诸葛亮在内,全都不说话了。 都在想这个策略的可行性。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这么一路进兵策略的话,这个计划是真的说不上太好曹魏只要派人把壶关一堵,堵住并州进入冀州的通道也就可以了。 很显然,庞统的意思,是在之前讨论的两路并进的基础上,分出第三路兵马来,进行这个偷袭策略。 一般来说,不管是从河内进兵还是从东郡进兵,都在大家的预料之内,不管是郭淮还是司马懿,都会提前预判到这种进军情况这也是诸葛亮想要“奇策”的原因。 战略太容易被人猜透了。 但如果多出这么一路兵马的变化是不是能有瞒天过海的效果?! 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而且吧,就算这路兵马最后没能突破过壶关,但只要能扫平河东,进入并州,就可以牵制住在河东郡和河内郡的大部分兵马,为进攻河内的汉军东进朝歌创造机会。 这一下子,进攻河内的战略选择就变的多了起来,不至于被曹魏方面一堵一个准了。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方略。 而庞统之所以犹豫不说的原因,在于.兵力不够啊。 进攻河内也好,进攻冀州南部也好,至少要二十到三十万的军队,负责无法调动起曹魏在黄河的两处防御线。 如果再增加这么一路兵马进攻河东.至少还需要有十万兵马才行。 否则的话,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这是一支偏师,根本无法起到扫平河东,牵制魏军的目的。 这样的话,加起来,就需要至少四十万左右的军卒。 可如今的大汉,全国总动员都拿不出这么多的军卒出来。 不是说大汉全境没有四十万士卒,事实上,如今的大汉,在籍郡兵和各种脱产精锐加起来,有足足六十万人。 可这六十万人里,有至少一半人是不能轻易调动的。 戍边防御异族外敌总需要留人吧,稳定地方治安,防止地方叛乱总需要留人吧,在荆州和兖州南部防卫东吴趁火打劫,总要留人吧,长安都城,护卫天子,总要留人吧.诸葛亮满打满算,一共能用来北伐的兵马,最多也就是三十万。 如果再添一路兵马的话,兵力从哪儿抽调,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了。 而这,也是庞统不想提出自己计划的真正原因他也是算了半天,就是算不出,从哪里可以抽调出这十万人来。 可现在呢,话已经说了,策已经献了不管怎么想,在场的六个人,越想越觉得,这还真的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主意。 有点不舍得放弃啊。 然后就开始硬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