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活人给自己定庙号,这可是严重失礼,要被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他曹叡都敢做,你要说没点问题,谁信呢。 再加上从曹魏那边传来的情报显示,曹叡在给自己定庙号的同时,他还下了一封诏书。 内容里有这一条——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毁。 意思就是说,咱们大魏国祚绵长,将来皇帝多了,太庙牌位有限,无法全部放下的话,依照礼制,是要移除出一些皇帝牌位的。 但这里面,三祖是不能动的,必须万世享受香火,而其他皇帝的牌位,根据跟当时皇帝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的原则,可以挪出去一些。 这事儿就搞笑了。 前脚曹叡刚刚给自己定了一个魏烈祖的庙号,跟太祖曹操,世祖曹丕凑一起,正好是三祖。后脚他就下了这么一个诏书,给后世子孙制定了规矩这不就是典型的在给自己的后世做安排了嘛。 可问题是,曹叡如今才二十多岁,他还年轻,正常来说,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生儿子,根本不用考虑这么复杂的事情。 再结合北地流传的,曹叡的子嗣大多早夭的传闻.就很容易让人解读出一些信息来。 要么,曹叡是对自己生儿子已经绝望了,所以才定下这么一条规矩。 要么,曹叡的身体情况已经到了让他无法确定他还有没有时间能生出儿子来的地步了,所以他才定下这么一条规矩。 显然,第一条的可能性不大.曹叡以前也生过儿子,只是没养大而已。 在这个时代,婴儿夭折率一直都不算低,哪怕是皇帝的子嗣,婴儿夭折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个事情至少证明,曹叡是能生儿子的。 所以,曹叡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情况下,就对自己的子嗣不抱希望的话,那就只有第二种可能了。 曹叡,可能真的身染重病,身体已经不行了。 而曹叡一旦身染重病,甚至倒霉一点,直接挂了的话北伐的大好良机已经到了啊!! 再继续这么磨磨蹭蹭下去,等到曹魏那边完成政权过渡,重新进入稳定期的话,那一切可就太晚了。 所以嘛,诸葛亮再次希望得到张溪的支持,上表朝廷,请求北伐。 而到了这个地步,张溪也没办法再推脱了,他只能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荆州这地方,四战之地,又要北伐,又要防备东吴,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是现在,荆南四郡不在自己手里,江夏这个地方还蹲着一个阴险狡诈的周瑜你确定北上伐魏,真的不会引发东吴偷袭身后?! 再一个,曹魏那边得知天子病重的话,以司马懿的见解和能力,他又怎么会不对大汉加强提防.这个时候进兵,会不会正中司马懿的奸计?!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张溪觉得吧,如果曹叡真的病重,甚至是直接短寿驾崩了,那曹魏那边,可就热闹了。 当然,张溪没指望曹魏发生什么类似“高平陵之变”的事情,至少在短期内,这是不可能的。 这会儿的情况,跟历史上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