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曹魏的经济体量,如今早就已经消化了内迁的关中之民,同时重新积累了足够的钱粮,国力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曹真是真的觉得自己又行了,想着跟蜀贼一战,一雪前耻。 五年没有大规模的交战,只有小规模的袭扰战,这并不能让曹真满意,如今蜀贼主力齐聚西北,曹真当然希望能够反攻蜀贼。 纵使不能一战而灭蜀贼精锐,至少也得夺回关中和凉州,让自己这个雍凉都督,名副其实才行。 曹叡知道曹真的小心思,因此,他也明白,曹真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借此机会说服朝廷先发制人,主动对蜀贼发动进攻的。 他的话,可以信,但不能全信,少不了危言耸听的部分。 而这个时候,曹叡微微的看了一眼低头不说话的司马懿,想了一下,再次转移目光,看向了夏侯尚。 到底是年轻了一下,曹叡还不能很好的隐藏自己的心思,他对司马懿这会儿正不满着呢。 虽然明知道这种时候反问司马懿是最正确的做法,但曹叡还是想稍微晾一下司马懿。 因此,曹叡看向了夏侯尚,问道。“中军大将军对此事,有何高见?!” 夏侯尚微微低头,赶紧说道,“臣自先帝以来,一直领兵宿卫中军,于地方实务并无了解,不敢妄言然臣以为,西北之事,问之于曹子丹,荆州之事,询之于司马仲达,方为正理,望陛下查之。” 夏侯尚这话说的吧,就很有水平了。 首先,夏侯尚说自己对地方实务不了解,这是真的,跟司马懿那种身在南阳,却不敢对荆州军团下判断的推卸行为是不一样的。 其次,夏侯尚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西北方向的蜀贼变化,你问曹真是对的,但荆州方向的蜀贼变化,你还问曹真,就有点问错人了。 这事儿,归根结底,你还得问司马懿。 实话实说,夏侯尚真不是在帮司马懿找台阶,他其实也对司马懿很不满。 个老小子,身为一方镇守,居然连对敌人的判断都不敢说,活该被天子记恨。 但问题是,司马懿镇守宛城已经五六年了,他对宛城,对荆州的了解最深刻,不管怎么绕,都绕不开司马懿的。 夏侯尚只是就事论事,给了曹叡一个实用的建议,真不是有心要帮司马懿。 但夏侯尚这么说了,曹叡一想也有道理.他再次看向了司马懿。 “骠骑将军,曹镇军之言,公意下如何?!” 这是再给了司马懿一次机会。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