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三伐议定-《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这个问题,诸葛亮和庞统商量过了,两人算了一下朝廷的那点家底,发现这个时候发动北伐,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首先,是出其不意。

    去年九月下旬,羌人发动叛乱.就算曹魏的情报系统再废物,这个时候应该也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知道大汉北军已经北上平叛了。

    西北地区出现这样的大规模战事,正常人的判断,就算季汉能及时平定叛乱,但花费的钱粮必然不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掀起一场大战。

    毕竟,从章武五年,大汉占据关中以后,就一直处在被动防守的位置,已经连着五六年没有对外用兵了,最近三年,更是明显的表现出一种休养生息的态度。

    曹魏方面当然明白大汉休养生息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一直对雍州进行不断的侵扰,至少不能让关中这个地方发展起来。

    但如今这场羌乱,很明显会打断大汉休养生息的节奏,调动大汉的军力部署,消耗大汉的钱粮曹魏反而会因此松一口气。

    也正因此,曹魏不太可能会预料到,大汉会在平定羌乱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突然进行北伐。

    其次,是兵力调动方便。

    如今北军已经是抵达了秦州,目的也是为了平定羌乱,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因此曹魏方面安插在蜀地的细作,不会对北军的调动有所疑心。

    如果在平叛结束后,立刻把北军调回成都,下次北伐的时候,再从成都出兵这一来一回,又是浪费军粮。

    倒不如直接在秦州休整,待时机合适,直接进入雍州,进攻中原。

    第三,大汉平定羌乱,主力集中在西北地区,曹魏即使没有放松警惕,防备方向也会集中在雍州南北三关上,对荆州方面的防备,必然会有所削弱。

    这就给了荆州军团暗中整备,北上进攻宛城创造了条件。

    这次,诸葛亮的北伐重心,并没有放在西北方向上。

    从雍州进入关中,需要连克三道关卡——武关,潼关,函谷关。

    这三道关卡,都是设立在易守难攻的地方,而黄河沿岸,这两年曹魏的盘查也非常严厉,想要偷渡过河,集结兵力偷袭河东,也不太现实。

    相反,宛城方面,邓县,新野等地还控制在荆州军团的手里,要北上进攻,可以直接进攻到宛城附近。

    而只要攻克宛城,宛城西侧的武关就面临腹背受敌之势,必然不能久守。

    而武关一破,驻扎在雍州的北伐军团就有了进入中原腹地的通道,同时可以绕过潼关和函谷关,直逼洛阳。

    因此,这次北伐,诸葛亮想过很多次了,觉得还是要让荆州军团担任主攻,大汉北军和雍州军团打辅助牵制。

    而且这么做,还有个意外的好处——从汉中之战到前两次北伐,荆州军团一直是打的辅助位置,这次突然成为主攻方向,曹魏方面也未必反应的过来。

    唯一的麻烦,就在于宛城守将是司马懿.此人,不好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