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馊主意-《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1/3)页

    张溪收留羌人妇孺的事情,诸葛亮终究还是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情,突然增加的粮食用度,张溪肯定是要上报给诸葛亮的,否则没法解释。

    诸葛亮对张溪的做法,表达了赞赏。

    虽然这么做,站在实用的角度上看,是有些傻,还平白冒了很大的风险,但见死不救这种事,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讲究“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没错,但同样的,也讲究“仁恕”,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张溪这么做,没有问题。

    再一个,诸葛亮这次领兵出征,不仅仅是为了平叛,更重要的还是战后要安抚羌人,稳定后方,否则将来北伐的时候羌人闹事,始终是一个麻烦。

    而有了张溪的这次收留,那么将来在羌人内部进行分化安抚的时候,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某种程度上讲,张溪这次收留羌人妇孺,也是给诸葛亮之后的安抚工作,做好了铺垫。

    不过那到底是开春后的事儿,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让张溪守住西县,静等来春用兵。

    诸葛亮已经通过南安郡那边潜伏的细作,得知了如今南安郡内,羌人内部矛盾丛生,羌人五部忙着吞并中小部落,因为吃相难看,引发了不少的矛盾。

    再加上羌人五部之间,也因为吞并中小部落的问题,产生了一些间隙,如今羌人五部各据一处,隐隐有互相防备,互相猜忌的意思。

    如今是大雪封路,羌人们也无法冒雪返回草原,因此还比较克制。

    一旦这些人有能力返回草原了,那么这些矛盾,早晚会爆发出来。

    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趁着羌人内部人心不齐的时候,再次发动一次突击,彻底击溃这支叛乱羌人联军,削弱羌人在草原上的势力。

    一个齐心且强大的羌人联盟,不是诸葛亮想要看到的,只有一个各怀鬼胎,互相猜忌,但又实力不足,不得不依靠大汉才能生存的羌人联盟,才有扶持的必要。

    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羌人问题,安定后方,省的这帮货色给大汉添乱。

    因此,诸葛亮是肯定不能就这么让羌人五部的人安全回到草原上的。

    这五部首领,经过这一番吞并后,或多或少会加强一些实力,而这五部首领间如果还能保持表面的同盟,那么下次羌人再闹事,威胁一样小不了。

    必须再打一次。

    因此,诸葛亮传信给张溪,让张溪做好准备,一旦开春雪化,就立刻率兵北上,进攻南安郡,拖住羌人五部返回草原的速度,给大军主力西进南安郡,再次击溃羌人五部争取时间。

    张溪接到军令后,找来庞德和马岱两人,一起琢磨了一下,觉得吧.其实不难。

    西县就在南安郡的南面,双方距离不远。

    如今的西县守军,步兵有八千人,骑兵有三千人,完全可以用骑兵骚扰羌胡联军的退军速度,八千骑兵快速北上,抢占豲道西侧的狄道,堵住羌胡联军返回草原的捷径,逼迫他们从陇西郡撤退,给诸葛亮的主力汉军争取时间。

    至于这一万一千步骑联军能不能堵住起码还有七八万的羌胡联军张溪觉得吧,挡个十天左右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