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绝北道-《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所以,周瑜试探着问道,“瑜亦为此烦恼,只是无有良策先生既能看破瑜之窘境,却不知有何策可以教我?!”

    徐庶还真的一时间没发现是周瑜的试探,因此说道,“都督何必欺我。江陵虽难攻克,然并非不可围都督何不遣一上将,往南郡之北,绝其北道,断绝襄阳、江陵之联系,如此江陵便是一座孤城,都督不需强攻,只需围困,数月后,江陵必定粮尽而破矣。”

    果然,跟自己想的一样,徐庶也想到了绝北道的主意。

    绝北道这个事情,周瑜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最后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因为周瑜认为绝北道不可行。

    一个,是刚刚的粮草补给问题。

    江东顺着长江运粮,途径江夏还好,至少运粮的船队是控制在自己手里的。

    但如果要去绝北道,那么江夏的粮草运输就得通过江夏,而江夏.就算是同盟,刘备也不可能同意你的军队在江夏随便通行吧?!

    而另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周瑜实在想不出来,江东军诸将谁能做到真正的绝北道。

    绝北道这个事情本身就非常的冒险。

    派人深入到南郡北部,断绝襄阳对江陵的支援,这也就意味着,这支部队时深入敌后,孤军作战,本身不会有任何的支援,还得依靠自己面对来自北面襄阳,甚至汝南的曹军威胁。

    这就要求了这支军队的将领要有非常高超的指挥能力和胆略,需要在面临曹军压力的时候,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既要完成绝北道的任务,还要顶住曹军进攻的压力,保全自己的战斗力。

    反正周瑜遍观江东诸将,好像除了自己亲自去绝北道,否则还真的没有一个将军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再者,绝北道也需要派兵,兵力不能多,否则行动不便,但也不能少,少了容易被敌人轻易击败,无法完成任务。

    起码的,得有个四五千人,才能去绝北道。

    而周瑜现在手头上的兵力不足,用来围困江陵城还勉强可以,再分兵给人去绝北道,他有点忙不过来。

    处于上面的种种考虑,周瑜否定了自己绝北道的想法。

    可现在不一样啊,这个绝北道的计划,是刘备军提出来的。

    刘备军,是有这样的条件的。

    粮草供应,刘备军可以通过汉水运输,走汉津口送到南郡北部。

    反正曹操赤壁一败后就没有水军了,汉水上就是江夏军的天下。

    兵力,刘备军应该有,而且只是用来守卫江夏有点浪费,多消耗一点刘备的力量,周瑜也非常乐见其成。

    大将刘备军不是有关羽么,这是被曹操都认可的当世名将啊。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备军去绝北道,如果成功了,对周瑜进攻江陵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失败了.损失的也是刘备军,不是他江东啊。

    周瑜瞬间心思闪过,然后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对刘备和徐庶说道,“徐先生所言有理,只是.欸,瑜遍观江东诸将,多为庸碌之辈,恐无承担此大任之将啊!绝北道之事,不言也罢!”

    刘备看看周瑜,再看看徐庶算了,我不说话,就看你们俩演戏吧。

    反正徐庶也不能坑自己这个主公,那么大概率的,现在徐庶是在设计坑周瑜。

    不过看周瑜的样子,好像还挺乐意被坑的。

    徐庶一见周瑜苦恼,微微皱眉,似乎不想看到自己的计策不被采纳的样子,一脸急切的说道,“都督勿忧。都督既然想到借将,岂不闻关将军威名?!关将军乃当世名将,极善游击,当初白马斩颜良便是此例。都督何不请关将军出马,绝南郡北道?!”

    周瑜顿悟,一副“我怎么没想到”的架势,刚要说话,却又看了一眼刘备,说道,“罢了,此事凶险异常,关将军乃刘使君之弟,岂可为江东之事,轻陷险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