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吴地抑佛-《指裂山河》


    第(3/3)页

    “在!”

    “将此人正法,以安天下!”

    “咔嚓!”

    道吉的话来不及说出口,颈子便被陶铸扭断,死了。

    躲在远处的玄悲大惊失色,道:“金陵城主怎敢如此!看来,要回寺与元明师叔商量一番了。”

    城主府前,众人恐惧的看着李巍。

    李巍行虎步,气势显得极为威重,道:“佛门以为我东方为凡夫俗子,但佛祖之投生为虎割肉为鹰可敬可佩。昔日佛祖释迦摩尼又为感老子一起化三清之术,化身佛祖如来及接引道人,可以算作我东方道家半个弟子。但天地有序,物常有纲,圣人承天除恶,秉承天之意志,也会大义而灭亲。”

    “而天地初开,鸿钧等圣人创教不刊,彝训三极,教化人类。佛为一教,当如儒门学校一般劝人向善,当六根清净,有职业道德!”

    “今日天下一统,隋文帝陛下开皇盛世,尊世之儒,而儒也倾尽全力治世。至于方外之人,若再干政。吾必秉承天子之意志,从天地之法,依循‘行仁义,法先圣’之理治理金陵!”

    “蓬!”

    李巍跪下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跪下!

    李巍略微苦笑,继续道:“吾为金陵之主,而名位不正,今日卸下此职位,让天子另选贤能!”

    李巍卸任的消息一夜之间传到了长安,隋文帝心潮澎湃,大喜道:“封李巍为顺国柱,拜晋王老师!”

    由于江南富庶,人民皆儒道教化,李巍的卸任丝毫没有影响金陵及其治下等地抑制佛教的活动。

    而佛家的一些典籍的轻视儒道等家的记载也渐渐为世人所知,江南之地,儒道更兴,佛道渐颓。至于道家,大多逍遥世外仙人。而儒家,多为内道外儒,恰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在古中国,知音之道不次于尊师孝敬父母之道。而儒门与道门之中,互为知音者实多,而道家不重名利,为儒家所佩服。于是,隋之天下,道家无尽传说比晋代更甚。

    东方文化,在隋代这种尊儒重道的政策中,无限融合,各家相安无事。

    至于李巍,则被时间称做了再世谢安,其时常学楚宋玉般登山楼之类而感兴,时时有诗词流落人间。天下百姓称其“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

    在晋王杨广身居江南,尊大儒,取江南女子,使得南方人以为其不是北方人而是北方人,深深得到了南方的民心。

    苏州总管府内。

    杨广道:“大哥,天下百姓都希望你出来主持政局,你为何要学谢安这般逍遥呢?”

    李巍道:“小英,此时我还在儒道佛三家风云之中,怎么可能再出来呢?”

    杨广道:“大哥,以前父皇要见你,你怎么总是说长安不去的呢?”

    李巍叹道:“你母亲名伽罗,信佛!而你父皇尊儒,但却对于妻子惧怕。我担心吕后事件再次发生,佛家借此再次崛起。这次,是江南自古文人居多,但河南明显偏重佛类。齐地与其接壤,民风略向,纵孔子再世,当如何?”

    杨广沉思道:“开皇盛世?恐怕也只会是一场盛世烟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