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贬正排贤-《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3/3)页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曾子说:‘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是说有罪的人,当他接受刑罚的时候,仍然应当要体谅他犯罪时候的动机,不可以轻率任意的加重他的罪刑;况且死者不可能再复生,虽然是他自作自受,罪由自取;然而现场看到他受刑被杀,心中应该是感伤不已,正要为他掩面哭泣流泪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加以嗔恨忿怒呢?这种人的心,实在是太残忍了。至于家禽兽畜鱼类,被人宰杀的时候,更是应当要怜悯它们的无罪无辜;若是见到它们被杀而加以嗔恨愤怒的话,这种人一定是残暴酷虐嗜好杀生的恶人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知过不改。
他的意思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过失,却是不肯悔改。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文殊菩萨向佛陀请教说:‘少年的时候造孽,到老的时候才修行,这样能够成佛吗?-佛陀回答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圆悟禅师说:‘那一个人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能够改,就是善莫大焉啊!-所以唯有君子能够改过迁善,那么他的道德也就日新又新;而小人则是掩蔽隐藏,甚至文饰他的过失,所以他所造的恶业,也就愈来愈显著了。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宋朝的大文学家曾子固(曾巩)与王安石的交情颇佳,神宗皇帝就问曾巩说:‘你觉得安石的为人怎么样呢?-曾巩回答说:‘安石的文章行谊,并不比汉朝的扬雄差,但是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啊!-皇上说:‘安石的为人并不重视富贵钱财,你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臣所谓的吝啬,是指安石虽然勇于任事,有所作为;但是他却是吝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啊!-神宗听了曾巩的话,就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太上感应经上讲:见善不为。
他的意思是: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的去做。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所以做善事,贵在要日积月累的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要去做;而且还要很认真努力的去做。老子说:‘九层高的楼台,最初也是开始从累土渐渐累高的啊!千里之远的行程,最初也是开始从脚下一步一步的走啊!-人若是能够每天改掉一个过失,则可以消除一项的罪业;若是能够日行一善,则可以增加一个福报的基础。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周朝末期的时候,齐桓公有一次经过郭氏的废墟,就问住在附近的老人说:‘郭氏家族是怎样衰败灭亡的啊?-老人回答说:‘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厌恶恶事的缘故啊!-齐桓公就说:‘喜欢善事,讨厌恶事,怎么会衰败灭亡呢?-老人说道:‘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不能够去做善事;讨厌恶事,而又不能禁止自己不去做恶事,所以才会衰败灭亡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