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麒林市地震-《张秋生》


    第(2/3)页

    检察长将工展中心现在是什么状况啰里啰嗦的说了一遍,李会元也不打断他,任他说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

    一直等到检察长说完了,李会元才说:“你刚才说的都是立案理由,并且都是方市长向你介绍的吧?可我问的是现在有什么进展!你给我说说,将那些人带到检察院后,你们都做了什么工作?”刷——,检察长额头冷汗直冒,感到一股杀气顺着电话线冲过来。

    检察长也是转业军人出身,平时给人的也是硬汉形象。但李会元说话的口气与他以前的一个首长非常像,倾听你的意见然后单刀直入指向要害。他的要害就是将工展中心的人带来后,就放在会议室没派人询问,而是让他们自己想问题。

    听检察长在电话里吱吱唔唔,李会元毫不客气地说:“你将那些人请到府上正好好的招待着,等方市长和我顶不住时你就放他们走。这样好人你做了,恶人就是方晋中和我李会元,是吧?啊!要不要调你去一个专门做好人的岗位上去?啊!”

    汗,冷汗、瀑布汗、成吉思汗。大冷天的,检察长的衬衣都汗湿了。立马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包括各区县检察长开会。现在安排人慢慢询问已经来不及了,必须采取大动作大行动。专门做好人的部门是哪个单位?工会、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反正冷门单位多,凭书记的能耐哪儿不是安排人?副厅级怎么了,给安排到处级单位算高配不行吗?干部只能上不能下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成文的规则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既能上也能下。

    抽调jīng兵强将分成十几个小组,签发搜查证上这些人家搜查。呜啦呜啦jǐng笛呼啸着穿越在麒林市大街小巷。

    也不知是检察长的运气太好,还是工展中心总经理运气太背。第一个小组刚到总经理家门口,就看见一辆S市轿停在旁边,司机正拎着一只大皮箱要上车。jǐng车将上海轿一抵,司机拔脚就跑。一个检察员虎扑上前将司机扑倒,打开箱子一看全是蓝莹莹的百元大钞。

    其他各组也都有收获,最少的也搜到六万多。九十年代初,六万多可是巨额财产。这还没算家庭固定资产。

    李会元隔壁的会议室里坐了七八个人,都是为工展中心的事来的。有的是质问,有的是说情。这些人大多数是已经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干部。有两个是还在岗位上,也都是一些闲职。在位的实职干部即使心里有意见也不敢来。

    一个姓熊的政协副主席向坐在椭圆形会议桌顶端的李会元说:“李书记,工展中心的事我一本全知。当初我在经贸委负责时,向市里提出组建工业品展销中心,本意是集中力量推销本市产品。市委市zhèng fǔ听取了我的意见,也组织班子研究过可行xìng。”

    这个姓熊的从盘古开天地讲到扁古扫大街,从昆仑山发脉讲到珠江三角洲成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李会元有个好习惯,别人说话如无必要他从不打断。也不像别的领导一边听别人汇报工作,一边却在批文件或看报纸。李会元总是停下手中的事,认真听别人说话。至于他是不是心猿意马神游太空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他表面上是非常认真在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