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朝议(三)-《我是贾似道》


    第(2/3)页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将他们的路都堵死,然后抛出一个更有诱惑力的诱饵,让他们去争抢吧。诚然,建康知府这个位置赵昀也是不想让宗室中人拿下的,可是相对来说建康府虽是陪都却又要比御史大夫要强的太多了。至少建康府不在临安城,不在赵昀的眼皮底下,不会让他如鲠在喉。

    至于都说建康府好升迁,虽说赵昀对朝堂上的掌控力远远到不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可是若是赵昀真铁了心想要阻止某个人的升迁之路,最后还不是要赵昀点头?

    再怎么说赵昀也是大宋朝名正言顺的皇帝不是?

    而眼下赵昀没有直接问殿中群臣,明确点名问相府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任建康知府的位置,其实也是在变相的堵死其它人尤其是跟宗室有牵连的大臣们对建康知府的事情插手。

    当然,赵昀也知道,李宗勉毕竟才坐上左丞相的位置不久,对相府根本谈不上什么掌控,可是李宗勉再怎么说也是大宋朝的左相,一国宰执,话终究还是有些分量的。

    而有史嵩之、谢举伯等人在,想来就算理学一派和宗室联手,怕是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得手的。毕竟,盯着建康知府位置的人,可也不仅仅是宗室或者理学一派两家。

    之前发生的事情,李宗勉自然都看在眼里。皇帝和宗室之间的博弈,如今又参杂了理学一派在其中,虽说赵昀最终用皇帝的威严将御史大夫的议题给压了下去,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赵昀其实已经在刚刚小落下风了。不然,赵昀也不会用处直接点他的名字来举荐人选的办法了。

    说实话,李宗勉还真是没有多少准备。他本身也没有多少帮手在朝中,可是眼下已经被赵昀点了名,不管怎样都要推出一个人来不是?踌躇了片刻工夫,李宗勉却是终于想到了合适的人选。

    “臣以为礼部侍郎梁玉贤,忠心可嘉,行事公允,颇有才名,可为圣上代掌建康府!”

    梁玉贤,史弥远手下三大心腹梁成大之子,梁成大在史弥远死后不久就被理学一派的真德秀等人上书罢黜,端平元年更为台谏的言官所论赵昀甚至将他居住的祠堂都给夺了,无赖之下回到老家潮州府居住。梁成大从刑部侍侍郎的位置上罢黜,当时已经是礼部员外郎的梁玉贤无奈之下也只得跟着老父梁成大回乡。

    到了后面,史嵩之起复之后不久,在赵昀、乔行简有心平衡理学一派的纵容下,梁玉贤又被史嵩之从潮州府召回朝中,直接迁任礼部员外郎,直到如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