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管名次如何,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考已经完成了。 自己以后再也不用参加什么劳什子的考试了。 以后也再也不用肝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了。 贾琮甚至调出熟练度面板来,看能不能将四书五经和八股文隐藏起来。 最后发现,果真可行,贾琮干脆将这两项,直接隐藏了起来。 回到宁国府之后,这一次梅夫人倒是宽心,并没有将他叫过去询问。 在殿试的第二天,在文华殿内,正式开始改卷。 由礼部开列大学士及由进士出身之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名单,奏请皇帝钦简大学士二人、部院大臣六人为读卷官。 收掌官从箱内取出试卷,按官阶高低分布于读卷官面前,大约每人三十卷,卷背粘签,上书读卷官姓氏,不书名。 读卷官阅后,按五等标识试卷,即:圈、尖、点、直、叉。 读卷官注明标识后,在轮阅其他读卷官阅过之卷,称为“转桌”。 每个读卷官将所有试卷轮阅完后,即送首席读卷官总核。进行综合评议,个人皆可发言。得圈多的试卷必列前位。 这些试卷,不但糊了名,甚至已经是誊抄过一遍的。 原本秦相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可惜,他事先安排好的人,昨儿竟是没能够找到贾琮的考卷。 这让秦相不由被气了个倒昂! 贾琮的书法,自成一派,在整个大夏,都堪称最顶尖的存在,几乎无出其右者。 就这样的字迹,难道那些人都眼瞎了不成,这都能找不出来? 此时秦相才意识到,或许贾琮那小子——或者说是寇相——事先已经意识到他们要搞小动作了。 因此在殿试的时候,贾琮特意改变了字迹。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招,的确是釜底抽薪之策。 直接打了秦相一个措手不及。 时间太短了,只留给了秦相短短一夜的功夫。 这让秦相也无可奈何。 他也只能让他这一派系的读卷官,看能不能从考卷之中,找出贾琮的考卷来。 只要能够找出来,再试着压低他的分数,说不定也能够达成所愿也未可知。(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