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人到了衙门,接了叶梨采,孟氏直接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把她骂了一通,张博元冷漠地看着叶梨采。 等婆媳二人上了车,张博元这才转身离去,却是去了附近的酒楼。 自从得知褚云攀出事,张博元一改往日自闭的行为,越来越爱上街。 因为一上街,就能听到百姓们议论镇西侯的事情,每一次听,他心里都无比舒爽。 张博元随意走进一间酒楼,坐在角落里,惬意地倒着茶。 酒楼那里已经开始议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粗壮的大叔,粗着嗓门道:“几天前,我去寺庙那边才看见一大帮人骑着马,从官道上飞奔而过。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这群官差衣服三个颜色的?现在才知道,是镇西侯被三司会审。 “是啊是啊,我也看到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衣大婶说。“怎会发生这种事!听说,是勾结了流匪。前儿个明明把流匪抓起来,今儿个又放走。不知怎么回事。那些人骑着马,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我知道。”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灰衣宽脸的青年说。“我没看见他们出城,但他们来的地方却是我的村子。” “什么?”周围的人听着,连连回头看他,“他们来你的村啊,你是哪条村的?” “我是凌州人,家住汗头村。”那个青年挑着眉说:“他们找的正是我的邻居。” 周围的客人们都全神贯注的,看着那个男青年不做声,等着他继续。 男青年说:“我那个邻居呀,可厉害。他们本来祖上三代都是种田的,咱们人人都叫他老石头,和石头婶子,老夫妻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着夫妻俩一起在家里种地,还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个小孙子今年才七岁。” “小儿子呢,年纪不大,也不过是二十岁。这个小儿子可厉害了,十几岁时被征召入伍,原本在冯家军麾下,也没混出个模样。就在去年镇西侯西征,大家都知道了吧?” “当然当然。”周围的百姓连忙点头,“镇西侯一举成名,夺还玉安关和应城,可厉害了。” 说到褚云攀,周围又忍不住的赞不绝口。 张博元坐在角落里,眼神冷了冷,立刻打断那些人称赞褚云攀的话:“那位公子,你快说吧,我们都等着呢。” 那名灰衣青年才干咳一声,继续说:“后来,镇西侯到了玉安关,也接手了冯家剩余的兵马,那对老夫妇的小儿子石小全就在这些人之中。小全不仅成了镇西侯的麾下,还因为能力出众,被选入镇西侯的亲兵。这次抓流匪他也有份,后来镇西侯回京,小全自然尾随着。哪里想到,在春节期间,他们一群大老粗跟着镇西侯去庄子,结果小全不知犯了什么事,被镇西侯给打死了。后来官府却提前开印,发现镇西侯想救流匪,就是指使的小全去给流匪接应。最后杀了,是为了灭口。” 周围的食客们面面相觑,个个一声不吭。在他们心目中,褚云攀是英雄,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 “所以,现在官府之人就是去小全家找证据来着。”灰衣青年喝了一口茶,瞪大双眼,“他们谈了什么我不晓得,但最后那老石头一家五口被那些官兵们拉着上京去了。因着老石头夫妇身体虚弱,所以走得慢些。我跑得快,所以已经到了。前儿个凌州到京城之路被大雪封了,但这天气也化得差不多,早则后天,若晚些也不过是三两天而已。反正便是要到了。”灰衣青年道。 开头的那个粗嗓门汉子眼里闪过冷光,道:“啧啧,我好像哪里收到一些风声,说在石家找到证据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