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箱子里面装的是滑轨弩机, 我们实验的有五斤装、八斤装和十斤装三种,三种的尾部都有十字形尾翼板。 不知道实战的时候,哪种更好一些。” 小满接着走向下一个箱子:“上人,这是按照你的图纸,我们试验以后修改的,瞬发压法地雷,我们暂时做不出您说的那种弹簧,所以我们用老竹片,做成做成横向击打的拍板,拍板距离撞针五寸,长一尺,这样能够确保拍板能够把撞针激发,就是体积大了一些。” 这是一个木板做成的三角形盒子,长大约一尺略多一些,厚大约一寸半,在一个顶角附近,有正反两枚销钉,其中一个销钉突出盒子表面大约两寸,而另一个销钉在盒子的侧面,同时要有一团麻绳,缠绕在盒子一侧,麻绳的一端还拴着一个铁钉子。 小满介绍说: “这种地雷,有三种激发方法。 您看这个销钉在正面突出来的,就是写着压字的一面,是压发雷用法,如果踩下去,会带动一个口字型的销钉,内销钉长度短,外销钉长,把外销钉踩进去一半,内销钉就脱扣了,拍板就会拍击激发撞针,确保激发地火。 侧面的绳子,是拉发雷用法,拉发雷的内销钉,是从盒子侧面插销住拍板。 这也是两用的,但是如果设定好了,只能用一种,就是或者选压发雷,或者选拉发雷。” 小满然后放下地雷,信心满满地又拿起一种略带弧形的方盒子: “上人,这是我们按照您的指向性反步兵地雷(注:是指类似阔剑),月牙形铁背板,阔一尺,高五寸,厚一寸半,使用双拉发激发设计。正面写着——此面向敌杀伤。有双插脚铁柱六寸高,如果不用插进地面,就选另外一面放着就行。里面有三分大小碎石和铁杂。 两个拉发绳索,任意一根都可以引爆。” 小满走到最后一个箱子,拿起一个半尺高的竹筒: “上人,这是您设计的跳雷,说实话,对我们来说,现在有点过于困难了。主要是单纯让它跳虽然很容易,因为不管压发雷激发或者是拉发雷激发,我们把竹筒里面做个二踢脚就能飞起来,但是,我们很难保证它竖着飞起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知道它会飞到哪里去。 当然,如果不太在乎的话,这种地雷,我们现在也能够制作。” 林夕看向两个高大约有一米五左右的箱体,小满注意到了林夕的目光,介绍说: “这是我们根据您的要求和指示,制作的两个轻型装甲堡垒。 外层是两层竹编,竹编中间是一片厚约一分(注:3毫米)的铁板,然后中间是麻绳缠绕组成半寸厚的麻绳缠绕层,最后是两层竹编,共有四个面,左面前面和右面,成金字形,后面有一个横杠,横下带铰链,所以后面的装甲挡板是可以翻开和放下的,四面都有观察孔和射击孔,里面有两套滑轨滑轨弩机,可以投射爆破筒。 另外还有四边的竹编筐子,可以放军器。 移动的时候,由民夫抬着移动,随时可以放下。 现在这种堡垒里面可以放一个伍,我们做了两个堡垒。” 林夕看着,乐了:“宋庆,给小满他们记功呀。” 小满说:“不敢劳上人赏赐,所有这些,威力还没有验证,只是力保使用的军士安全,投入战场可靠。况且我们人数太少,时间也太紧。” 林夕问:“做了多少?” 小满说: “长柄手榴弹,做了两百个; 短柄手雷做了一百个; 双引信滑轨弩机发射爆破筒,滑轨弩机做了十套,那个改装一下就行,爆破筒做了一百具,不过都是五斤装的,其他的只有样品。 三角地雷做了一百个; 指向地雷做了五十个; 跳雷只做了十个; 堡垒,只做了两个。” 林夕对宋庆说:“安排小伙子们带家伙事上岸,不用省这些东西。都扔到蒙元的贼兵头上......和脚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