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废世袭,改科举-《召唤之最强暴君》


    第(2/3)页

    能够道出这般话来,绝非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见识。

    于是乎,群臣也在议论起来。

    “敢问南阳王,何为政不通?”

    说话之人乃是军机协助大臣兼工部尚书周深。其人甚是好奇诸葛亮这一番话,其实这为政之道,诸多法门与兵法有类似之处。

    故而周深十分想要知道这一个答案,甚至如果可以,他也想把后面的几个问题一并问清楚。

    如此情况,也正是许多大臣的心声。

    诸葛亮也已经做好了回答的准备:“大楚皇朝之所以政不通,乃是因为上下不齐心,故而难以相通。如今之朝廷大员,诸如在场诸位,大部分应当也是通过家族步步而来,而非从寒门崛起,如此则不解民意,传达政令之际,出现各类偏差。

    下则皆是豪门世家的门生子弟,对于民意更是置若罔闻,只是满足自身利益罢了。难以有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大楚服务,为陛下尽忠的人。”

    “周大人,不知在下说得是也不是?”

    周深沉默了一会儿,道:“的确如此,南阳王说得不无道理。

    “那此弊病就无解乎?”

    “非也。”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以为大楚想要崛起,首先必要废除官场世袭特权,使之公开。”

    “朕正有此意。”

    项明点了点头,道:“先生之言,振聋发聩,让朕清醒过来,官场世袭特权决不允许在持续下去,不然大楚之腐败,必然动摇根本,而且此事朕萌生一个想法。”

    “吏部侍郎陈燊,何在。”

    “臣在。”

    陈燊立即出列,叩见朝拜。

    项明淡淡道:“传朕口谕,自今日起,大楚皇朝尊儒家为官方学说,待明年开春后开进士科,分县试,郡试,府试和殿试四个等级。凡大楚皇朝境内学子,皆可到相应地方报考。过县试者,称童生。过郡试者,称秀才,见官不拜;再到过府试者,称举人,此类人可应召为官;若可在殿试过关者,授进士。”

    “遵命。”

    陈燊应声道。

    “黄齐亮。”

    “奴婢在。”

    “即刻拟旨,传召在皇宫养心殿设立翰林院,令大儒方闲,于青子和王昊阳三人立即他们召集门人,于下午在翰林院见朕。”项明道。

    “遵旨。”

    黄齐亮立即拟旨。

    这一刻,项明废世袭,改进士科,立时让朝堂引起不小轰动。

    “陛下圣明!”

    诸葛亮立即称赞。

    群臣见状,也是高呼万岁。

    “陛下,若是尊儒家思想为大楚皇朝官方学说,恐有不妥。而若以此为标准,却又不知要拒绝多少天下有才之士。”周深担心道。

    项明笑了笑道:“爱卿无需担心,这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大楚皇朝境内儒家盛行,若是择其他而录用人才,难免耗费太多时间,待到条件允许,朕自会做下一步打算。”

    “既如此,确是臣冒味,还请陛下见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