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江南春 第109章、才子对才女(上)-《穿越时空当剑神》


    第(3/3)页

    他想了想说道:“什么都会读一些,《论语》,《孟子》,《史记》,《唐诗》什么的,姑娘平日里都喜欢什么书?”

    “我喜欢看韩昌黎先生的文章,不知道公子读过没有?”

    田致雨道:“读过,我也挺喜欢他的文章的。”说完心想,这姑娘怎么跟罗琦一个爱好?他们两个坐在一起应该有不少共同话题。

    “那公子最喜欢韩先生哪篇文章?”陆文舒接着问到。

    田致雨想了想,说道:“《师说》,《进学解》这两篇。”

    其实田致雨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只有这两篇,因为中学课本里有。

    陆文舒终于不再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轻轻笑了笑道:“文舒最喜欢的是他的《原道》,非常认同他里边的道理,不知道田公子以为呢?”

    这篇文章田致雨正好上次听罗琦谈起过,说得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事情,他记得罗琦说韩愈认为农民种地养活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已经够辛苦了,再加上佛教和道教两个,只会更加艰辛。

    田致雨道:“我对里边的观点有一部分认同。”

    “哦?哪一部分呢?”陆文舒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田致雨想了想,接着说道:“韩先生认为佛教和道教里充斥了大量不劳而获的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的。”

    “那哪一部分田公子不认同的?”陆文舒接着问到。

    “韩先生说,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消除掉佛教和道教,恢复到古代那种儒家提倡的生活方式,这一点致雨不敢苟同。”田致雨说到。

    陆文舒明显感觉很诧异,连忙说道:“田公子为何不认同这个观点。”

    田致雨道:“在上古时候,耕地少,粮食产量低,但是人口一直在增加,所以需要绝大多数种地,才可以养活整个社会。但是随着岁月变迁,人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必定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社会分类,如果还是要按照最开始那样,强行把人固定在有限的几个行业里,不但不是一种进步,反倒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陆文舒听得迷迷糊糊,并不是很能理解:“但是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之后,粮食确实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啊。”

    田致雨点点头道:“所以说,要改变这种局面,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大大提升粮食的产量。试想一下,如果粮食平均产量翻倍,那么是不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又或者原先务农的人,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解放出来,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么那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醉心于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音乐,比如书法,比如宗教。”

    “而且不只是这些,”田致雨看陆文舒陷入了沉思,接着说道:“多出来的粮食还有好多用途,比如酿酒,比如饲养牲畜,那么社会上酒和肉是不是就会多很多?是不是人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丰富了?”

    “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这跟儒家提倡的生活也不矛盾啊,”陆文舒道。

    “有矛盾的,”田致雨道:“儒家希望的世界,是一个人人都本分生活,人人都循规蹈矩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个人才能被极大限制,任何一方面都很难取得明显的进步。书籍、音乐和知识被有钱有权的人垄断,普通百姓只能一辈子奋斗在最底层,对这个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陆文舒想了想,觉得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有不少地方可以反驳,接着说道:“可是你的一切理论,都是建立在粮食能大幅增产的前提下,但是粮食增产也非常难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