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军-《召唤水浒救大宋》
第(2/3)页
赵榛是在这伞盖山下待得太闲了,这才带着杜兴他们几个护卫,出来打猎消遣的,本来还打算在外面烧烤野味,晚些再回去,但是见到杨雄之后,他知道杨雄必有军机相告,于是就拉了杨雄径自回营了。
到了大营之中,赵榛一面让人安排杨雄洗漱用饭,然后又请人请了闾勍过来,就等着杨雄。
杨雄也知道赵榛等着他的消息,简单的收拾一下,饭也没吃就赶过来了,先把大名府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把得来的行军图,以及那老军给了令箭都交了出来。
赵榛眼看杨雄说得时候强打着精神,等他说完,立刻让杜兴扶着他下去休息了,等人走了之后才向闾勍道:“先生能猜到是谁在暗中帮着我们吗?”
闾勍就看着那行军图道:“臣到猜了一个人,但是还不敢肯定,这会也就先不提他。”说完敲了敲行军图道:“我们本来只是有一个想法,看看能不能动一动余万春,若是动不得就挥军进入博州,然后转向山东,但是现在看来,这余万春我们一定要动一动了。”
赵榛不解的道:“如何就一定要动他啊?”
闾勍指着行军图道:“这上面写得明白,余万春就向着马陵道过来了,和我们猜测的行军路线相差不多,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差,本来余万春的人马早就应该离开大名府了,原来我以为这样一来,大名府兵马会出现一些空虚,我们就可以挥兵直指大名府,威慑刘豫,但是现在余万春没走,只要再有一天行军,就会离我们很近了,他会不会顺便向伞盖山进军,把我们这些‘山贼’都给平灭,我们谁也不清楚,加上他离得不远,那我们要是进兵大名府,他随时可以调兵回来,而我们兵少,无法分兵阻援,反而有可能落入对方两面夹攻的危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向余万春出手。”
赵榛眉头微皱,道:“可是……我们自己只有不到五千人,就算是把伞盖山的人马给加上,也不过才五千出头,余万春足有三万人马,我们怎么打啊。”
闾勍也沉吟不语,就是他自己再觉得自己的智谋高远,也没有以五千人破袭对方三万的把握。
两个人都不说话,对坐不语,各自思谋,正想着呢,杜兴在外面叫道:“殿下!有傅将军和马将军的消息了。”
赵榛和闾勍同时露出喜色,叫道:“快报进来!”
杜兴就引着一个小军进来,那小军向前一步,就要施礼,赵榛摆手道:“却不必了,只说傅总管他们的消息吧。”
小军听令禀道:“回殿下,小的在李固镇见到了马扩大人,他们分了三路到了李固镇,为了避免大名府方面查探到消息,就都化装成了行商,现在都集中在了李固镇,马将军就写了书表回来,让小的呈与殿下。”说完那小军就在内怀取出一封书信来,原来赵榛他们在伞盖山下安顿之后,就不住的派人到李固镇打听傅红他们的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动静,拖了几天,总算是有消息了。赵榛和闾勍看了马扩的书信,知道了他们拿下临漳,受阻成安,以及鄂尔顺调集李集、俞大江、刘春三路人马,在相州寻找信军主力的消息,不由得同时一笑,道:“看来他们都以为我们的大军就在相州一带了。”
闾勍看着书信,有些惋惜的道:“若是我们这里还有一支人马,那就能向余万春的人马进攻了。”
赵榛不由得一笑,就道:“看来先生对余万春也没有什么信心啊。”
闾勍苦笑一声道:“不错,对方三万人马,都是北军长年和辽人打过仗的军兵,虽然北军比起西军来要差了许多,但比起我们遇到过的那些散兵,还是要强得多了,凭我们五千多东拼西凑起来,还没有经过训练的兵马很难取胜啊。”
赵榛和闾勍两个人说话的工夫,杜兴嘴唇动了动,一幅欲语未言的样子,闾勍一眼看到,就向那个小军道:“你先退下休息吧,等我这里有了决断,再唤你过来。”
小军应命下去,闾勍就向杜兴道:“你刚才要说什么?”
杜兴就道:“末将昨天到伞盖山里去给岳将军送东西的时候,就听沙真沙寨主说起,离这里七十里地外有一个陆家堡,那里有一支义军,也有三千多人马,兵力比起伞盖山来,要强得多了,只是义军的首领是官军出身,不与他们这些人来往。”
赵榛就道:“可知道那里的义军首领是哪一位吗?”
“那个义军首领叫陆仁,听说是原永静军团练,金兵北归之后,他就招集了原永静军、大名府一带,不愿意降金,也不愿意和刘豫同流合污的官军,拼尽了自己的家产,凑出来这点义军,刘豫曾派部将讨伐过他,但是都被打败了,而他和刘豫还有几分亲戚关系,所以刘豫就不再派兵进剿,而是改为招抚,只是陆仁屡屡相拒,并不肯归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