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瞧瞧她们母女三人,一个个人都是因为营养不良,才长得这么瘦吧。 黄桂兰拉着乔星月的手,拍了拍,“把兰姨这里当自己家啊,别太生分了。兰姨能找到你这么能干的帮手,也是兰姨的福气。” …… 傍晚。 大院各家各户都冒起了炊烟。 整个大院里飘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味。 谢江踩着二八大杠,穿梭在红砖楼前,和坐在小竹凳上聊着家常的老人们打了招呼,随即缓缓骑进自家的小院里。 黄桂兰也搬了一根竹凳,坐在自家院前的豆角架前,纳着鞋底。 那双鞋底的大小正合适一个四五岁的娃娃穿,那是她专程给安安宁宁纳的。 瞧见谢江从二八大杠下来,她赶紧朝谢江招了招手,“老谢,你快过来,我告诉你一件事。” 谢江走过去,“啥事?” “老谢,安安随我和中铭一样花生过敏的事情,我跟你讲过了吧。” “讲过,你说这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更巧合的是,宁宁也有咱谢家的家族遗传病。今天宁宁哮喘发作,我才知道宁宁这娃连吃的哮喘特效药,都跟你吃的那款药一模一样。你说这两个娃咋能都有咱家的遗传病?” 黄桂兰停下了手中纳鞋底的动作。 谢江也停下了手中解着衬衣扣子的动作。 他沉稳有力的目光里,染上一丝浓浓的疑惑,“还能有这么巧的事?” “我还能骗你不成?” 她这么坐在小马扎上,昂着脖子看魁梧高大的谢江有些吃力,便将还没纳好的鞋底放在小竹凳上,站起来。 然后,望向在院子里玩着弹珠的两个娃,“你仔细瞧瞧,安安那股子聪明劲,像不像中铭小的时候?还有宁宁的眼神,像不像中铭小时候花生过敏时的憔悴样?” 谢江看着两个娃,仔细打量着,“这两娃看上去,明明就和小乔同志长得一模一样,咋能跟老四一样。” “我让你仔细瞧,越瞧越像,这两娃不会是……” “你可别瞎想。咱们老四为人端正,不可能在外面乱来,这两娃更不可能是咱们老四的。” 谢江这么一提醒,黄桂兰想想也是。 老四就连娶了胖丫,也是因为胖丫妈在他喝的红薯粥里下了配种的兽药,才不明不白地和胖丫睡了。 在男女关系上他家老四最有边界和分寸,不可能在外面乱来。 更不可能有两个娃娃。 可是,真的是她想多了吗? “那为啥安安花生过敏,宁宁哮喘,这两样都是咱谢家的家族遗传病。” “兴许就是巧合。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也说明这两娃和咱谢家有缘分。” “也是。“” 黄桂兰突然有些失落,这安安宁宁要真是他们家的孙女,那该多好呀,多水灵,多乖巧,多懂事,多让人心疼的娃。 “老谢,我准备拿出咱家的布票,去买几匹好看点的布,给安安宁宁还有小乔同志,各做一身新衣裳。” “我看行,天气快热起来了,买透气的纯棉布,不要买的确良,那面料看起来好看,热天穿着却容易闷着,别把两娃闷出痱子了。” “行,我买贵的。” 这时,乔星月在厨房里喊了一嗓子,“安安,去隔壁周婆婆家,把酱油给妈妈拿回来。” “好嘞!”安安放下手上的弹珠,起身,拍拍沾着灰土的手。 见到谢江,她很礼貌地打着招呼,“师长爷爷,你回来啦。” “嗯。安安乖。” “师长爷爷,我去周婆婆家拿酱油。” 这个周婆婆真是烦人,不是借油盐酱醋,就是肥皂、扫帚、蜂窝煤等等……但了从来不知道还回来。 安安来到师长爷爷家,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去周婆婆家讨要借出去的东西。 黄桂兰也有些无可奈何,“唉,这周大红找咱们家借了三十年的酱油了,就从来没有主动还回来过一次。” 谢江劝道,“这么多年的邻居了,她来借就借给她吧,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可她只借不还。” “算了,不跟她计较。” “不行,我得去瞧瞧,东西拿不回来没事,可别让周大红欺负咱们安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