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否则一个不好,这本就脆弱的联盟,瞬间便分崩离析。 到那个时候,他们还有什么本钱去对抗明军? “也先!” 随着马哈木的一声招呼,一旁的也先赶忙便走了过来,对着那马哈木说道:“爷爷。” 马哈木瞧了瞧自己这孙子也先,说道:“准备传令下去,继续攻击明军,不过这次我们不派小股骑兵了,派大军上。” 听到马哈木的话,也先顿时一惊:“爷爷,是要决战了吗?” 马哈木摇了摇头,说道:“如今还不是时候,我们要做的只是阻拦他们的推进速度,至于要不要动手,看情况吧,若是老天助我们,或许还有些可能......” 对于i自己爷爷马哈木的话,也先似懂非懂。 他明白自己爷爷派出大军只是为了威慑和对峙,并非要真的作战。 因为明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可是,对于自己爷爷口中的老天相助,却并不清楚是什么。 此时明军的中军大营内。 皇上朱棣正在与周围的将领们商议着接下来的态势。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虽然也战事不断,可都是小打小闹。 他们这次出征带了五十万的精兵,就打了这么几场仗,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 这一天天的过去,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至于那龙椅上的老爷子,与下面的将军们却完全不同。 在他老爷子的心里,对于这场战争基本上已经模拟出了整个过程。 别看如今这一场场的战斗压根没有多大的意思,可他明白,整个明军正在不断的压缩和挑衅着那些草原部族的底线。 而当将他们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便会彻底的反弹。 就是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总之,从最近那些草原各部族派兵来袭扰的次数看,这个时间或许不会太久了。 就当那大营之中的众人正在他朱棣的面前说着废话,絮絮叨叨时,皇上朱棣却压根没有理会他们。 至于一旁的于谦,如今在去了一些浮躁之后,整个人还真就像是皇上屁股后的一个小跟班似的,皇上说话他听着,有军情,第一个去查看分析。 听着皇上的调遣,他就仔细的学习,看皇上如此用兵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人说话,或者都在说废话的时候,他就躲在一旁什么都不说,默默的候着。 “报!” “前线战报!” “东北方向发现大批草原骑兵,不少于五千骑!” “报!” “前线战报!” “东南方向出现草原骑兵,人数不少于五千骑!” “报!” “前线战报!” “大军西面发现草原骑兵,人数不少于一万!” “报!” “前线战报!” “...........” 原本在那汉王赵王与众将商议时,显得有些杂乱的大营内,伴随着这些传令兵的出现,瞬间便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在静静的听着这些从前线传回来的战报。 试图从这些杂乱的信息之中搞清楚那些草原人的意图。 而伴随着所有的战报都全部传达完毕后,这大营之中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坐于龙椅的朱棣身上。 此刻面对所有人的注视,朱棣却坐在那沙盘旁的龙椅之上,一只手靠着,一只手摸着自己的胡须。 就当这场中变的寂静,所有人都在等朱棣圣旨的时候。 却见那皇上朱棣突然从那龙椅之上起身,来到沙盘旁,双手抵着,眼神仔细的看着那沙盘上的一切。 随后对着身边的人说道:“将战报在沙盘上拼起来!” 闻言,一旁的传令兵们立马便按照皇上朱棣的话,将刚刚所收到的那些战报在沙盘之上一点点的拼了出来。 而伴随着所有的战报都拼组完成,整个战场上的局势也渐渐明朗。 东南西北,都有人! 这是什么战法? 在场所有人都湖涂了。 那站在一旁正静静观察着一切,并且思考着一切的于谦,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叫什么战法? 哪有这么胡搞的? 如今在这草原之上,明军就是巨无霸。 且不提他们草原各部族压根没有跟明朝军队正面作战的实力,就是有,也不可能两军对垒下,四面八方的包围过来吧? 看似是包围,但实质上不就是送死吗? 叫他们来打,他们敢冲锋吗? 五十万人的大军,区区几千上万的兵力,冲过来简单,可出去就难了。 就当所有人都在疑惑之际。 前线又有战报送来。 “报!” “前线战报!” “西北方向发现大批草原骑兵,不少于八千骑!” “报!” “前线战报!” “大军东面发现大批草原骑兵,不少于一万骑!” “...........” 原本就已经非常困惑的场中众人,在听到这接二连三又送来的战报之后,就越发的疑惑了。 不过,这一次除了疑惑,心里头还有些惊讶。 从这些战报当中透露的信息全部计算到一起,草原各部出动的兵力竟然达到了整整10万多人。 自从他们的大军迈入到塞北地区之后,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大规模的敌情。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又看向了那沙盘旁站着的老爷子朱棣。 “皇上,草原各部这是要总攻啊!” 汉王朱高煦说道。 听着汉王的话,一旁的众人也深以为然。 毕竟,这不光是他们这一次进入到塞北地区后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多的敌人。 更是他们明军后几次随着朱棣进军塞北作战时,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多的敌人。 以往不管是讨伐鞑靼部,还是阿鲁台,亦或者兀良哈与瓦剌。 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骑兵。 一时间,所有人对之前猜想那草原上的各部族已经暗中联合,越发的笃定了。 否则,整整10万多的骑兵,就算是人数最为众多的鞑靼部,也绝对拿不出来。 然而,那站在一旁听着一切的于谦,却并不这么觉得。 如果真的是总攻,又怎么会分散开?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骑兵啊! 骑兵最大的作用便是在冲锋突袭上。 如果真的他们决意实战,就算是让他于谦来做统帅,也不至于如此。让10万的骑兵分为两部,突然之间发起攻势,在明军阵营铺开,因为机动能力无法及时回防的情况下,他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果。 一轮十万骑兵的冲锋,明军将士死伤至少也在四五千。 可是,他们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将这十多万的骑兵分成了无数份。 各自出现在明军的四周..... 看起来似乎是为了躲避明军火器的攻击,以包夹之势彻底将整个明军阵营给冲乱,迫使明军最大的依仗,火器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然而。 事实却并非如此。 明军人数多,五十万的精兵。 即便是在不依靠火器大炮的情况下,四面八方的攻击,也只会让明军自身的人数优势发挥到最大。 因为明军人数太多,阵营太广。 力量无法集中在一点。 相反,那些草原部族的骑兵却可以。 而他们却放弃了自身的优势,企图以骑兵包围明军,怎么看都有些诡异。 就当这场中的众人,要么认为草原部族准备发起总攻,要么想不通其中道理的时候。 那沙盘旁的皇上朱棣,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他将手中的指挥棒一扔,不屑的说道:“故弄玄虚!” 朱棣一语道破玄机。 那一旁正在疑惑不解的于谦,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刚刚在那接连不断的战报当中,他还真被唬住了。 如今听到皇上这不屑的声音响起,于谦这才朝着他们在故弄玄虚的方向思考。 加上之前皇上朱棣给他说的那些话,讲述的那些草原部族的目的。 一时间,便明白了一切。 就当于谦终于想清楚一切的同时。 站在沙盘旁的皇上朱棣,随即在众人的瞩目下,朱棣双手胯腰,喊道:“老二!” “儿臣在!” “命你率领十万五军营步兵,从中军而出,朝正面进攻!” “是!” “老三!” “儿臣在!” “命你率领三千营两万骑兵,自右翼而出,切断所有企图靠近北面战场的骑兵攻势!” “儿臣领命!” 最后,朱棣将目光放在了他十分信任的大将陈懋身上。 “陈懋!” 听到这话,一旁的陈懋顿时站了出来,拱手对着朱棣喊道:“末将在!” “朕命你率领五万骑兵,于大军两翼随时策应赵王,防止周围敌军骑兵合围!” “末将领命!” “去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