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衣锦还乡、知恩图报,各种原因都有。 吴大海闻言,瞬间多云转晴。 柳树湾村不大,只有一百来户,周泽给了四十多个岗位,差不多一半的家庭都会有一个人去万盛糖果厂做工。 “小周,我代表大家谢谢你。” “大海叔,你这话说的太生分了,我可是您看着长大的。”周泽笑道:“我叔叔、婶婶白天去厂里做工,家里就我奶奶带着雪梅,要是有个什么事,还要靠大海叔和大家照看。” “这是应该的,你就算不说我也在心里记着。”吴大海说道。 心里突然翻涌起感慨,那个调皮捣蛋不上道,人憎鬼厌的家伙,现在忽然成了他和全村人都要仰望的存在,甚至要在他手底下吃饭,这世界变化真快,打个盹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 一个小时后,招工结束,200个名额全部招满。 周泽从奶奶家出来,村主任全程陪同,不停地夸周泽有出息,听的周泽奶奶喜笑颜开,合不拢嘴。 “奶奶,你回去吧,我先走了,过几天再来看您。” 拿着大哥大朝奶奶摆摆手,周泽上车离开,然后周泽的奶奶就被村里热情的村民包围了。 “周奶奶,您怎么教育孩子的,小周现在真厉害。” “这孩子我打小就觉得有出息,现在果然出息大了。” “可不是,周泽现在可是咱们村最有前途的一个人。” 不要钱的好话,一个接着一个。 这也不能说人们趋炎附势,太过分,趋利避害本就是人性,无可厚非。 周泽奶奶笑了,沉浸在马屁里的老太太哪怕是久经风雨也有点晕了。 周泽此行的目的都达到了,招到了工,也在外人面前给奶奶赚足了面子。 儿孙有出息,让外人羡慕,没有什么比这更让老太太高兴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