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这么一幅简陋的地图,每天盯着看,既看不出花来,更看不出宋国的兵事部署。 冥冥中邹润有种感悟,他所在的这处时空,水浒故事算是彻底和原著脱轨了,原著内容的可参照性将越来越低。 往后真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邹润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将刚上山,且连头领都没认全的公孙胜直接打发到东京去了。 但是一条情报战线的建立,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刻公孙胜刚到东京,连落脚地都没找好,指望他立刻打探来这种紧密军情,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邹润深深克制住了往东京飞鸽传书的冲动,即便发了密信去,除了给公孙胜添加完全没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不仅会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传来,反而还会加大他暴露的风险。 那便只有埋头备战了。 可埋头备战就意味着彻底失去战略和战术主动性。 不知敌从何来,如何部署?那便只有被动挨打了。 这已经成为笼罩在邹润内心的一块挥之不去的阴霾。 他讨厌这种被动,讨厌这种浑身蓄足了力气,却根本不知道该往何处出拳的郁闷感觉。 人的耐性往往都是有限的,如果一直没法拨开这股战争的迷雾,那么不光他邹润会疲劳,会暴躁,三军将士也会忍受不了这种长期备战的紧张枯燥的生活。 于是邹润便只能将自己关在军机处的小屋里,尽量使自己不佳的状态不蔓延出去。 一人焦躁,总好过全军一起焦躁。 就在邹润再度紧盯着地图发呆时,外边突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军机处的大门就被人猛地推开。 贴身亲兵刘强汉冲了进来。 “寨主!官兵来了!” 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不仅没有让邹润大吃一惊,反倒使他喜出望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