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本事-《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第(3/3)页
吴用身为一个从未接触过战争的山村普通读书人,能通过自行阅读兵书战策,从而揣摩出这样一套思路纯熟的作战方略,不得不说,非常难能可贵。
但身为在后世网络大爆发时代中混迹的一员,吴用刚刚所说的,邹润大都也有思考过,甚至有些事他已经做在了前面。
就拿情报来说,如果不是预感到朝廷会很快发兵,他也不会立即就催促公孙胜上路,前去东京布点,也不会提前就下达了大练兵的命令。
正是因为思考过,并且实际地去做过,邹润才能真正明白,上面这些话说起来还算容易,但是难就难在如何去做。
不是吴用的表现不够好,只是因为身为重生之人邹润的要求太高,邹润无视了林冲和鲁智深的进言,他想真正了解出吴用真本事的真实高度。
“吴参军所言均是真知灼见,所提三策,都符合兵法要义,但邹某再有一问想要请教,还请不吝解惑。”
“寨主但讲无妨,小生自一力参谋。”
也许是林冲和鲁智深的反馈太过热烈,吴用有些上头了,他沉浸在这种被人认同和赞誉的氛围中有些不能自拔,对于邹润的态度不知不觉间有了些变化,在用词和称呼上已然没了往日伏低做小的态度。
“邹某愚钝,请问广派探子,多方打探,到底该派甚么人去打探,去往何地打探,去了之后又该采用哪些方法打探?”
邹润没有存心刁难人的心思,他就用如何探听情报这一细节问题进行展开询问。到底是谋略过人,还是纸上谈兵,只要答上了这个问题,几斤几两,自然会有定论。
摇曳的羽扇停滞在胸前,往来的脚步也不再挪动,吴用嘴巴微张,神情似乎有一瞬间的呆滞。
“这……自然是派遣胆大心细之人前去探听,呃……肯定是派往东京才好,至于如何打探……这个嘛……可以花钱买嘛!哦哦哦,对了!小生忘了一点,所派之人不光要胆大心细,还得对山寨忠心耿耿,最好还要有家人留在山上以为人质……”
吴用吞吞吐吐,吭吭哧哧,搜肠刮肚地解答着邹润的问题。
实际上这时候他也回过神来了,这是邹润在进一步考较他,可他真的没预料到这一步。毕竟他所读的《孙子兵法》上只写了刺探军情,可没说该如何刺探,他是第一次想到这一层,因此言语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不一会就红了脸颊。
林冲鲁智深见状也纷纷重新入座,他们已然明白了自家寨主的心思,晁盖则忍不住捶胸感叹,唯恐吴用会因此再次在邹润面前留下夸夸其谈的不佳印象。
诸人反应邹润尽收眼底,他笑了,但不是嘲笑,他已经知道吴用,此人有点东西,但是东西不多。
不过无妨,没有人是天生的军事家或者战略家,人总是要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吴用的底子不错,把他放在参军的位置上也很合适。
他更没有因此看不起吴用的心思,因为这些事他也是在摸索着做。
邹润起身下来,走到吴用身边,请他落座歇息,然后认真地在他耳边说道:
“参军不必如此,没有生来就知兵的人,但单凭读兵书而不想着如何去做,绝对打不赢胜仗。”
“我曾听得一位贤人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邹某不才,愿与参军共勉,共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吴用呆呆地念叨着这句后世名句,心里涌起了澎湃的心潮。
他似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道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