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是你相好吧?-《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2/3)页
    花家现在就他这一脉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而苏家对他不怎么待见,估计不太想去港岛。
    “好了,吃饭了。甜甜,上菜。”
    思绪间,厨房传来了苏玲的喊声。
    “哎,来了。”
    花有容答应了下来,随后赶忙跑了过去。
    而花父则是站了起来;“老爷子,先上座吧!”
    随后几人来到了餐桌这边。
    没一会,饭菜就上来了。
    几人都坐了下来。
    杨小乐自然是拿起花父准备好的酒,给自己师父倒了一点,至于花父,自称不胜酒力要喝红酒。
    红酒自然是他从国外带过来的。
    而杨小乐则是选择和苏玲一起喝香槟酒。
    酒桌上,花父时不时的询问着杨小乐的情况,又和索爷聊着天。
    显然之前已经和索爷已经见过面了。
    饭桌上,花父自然是谦虚了一顿。
    总体来说,给杨小乐的感觉还行吧,至少没有苏豪那种咄咄逼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杨小乐自然也是在那里挑能说的来说。
    酒足饭饱,花有容硬要喝酒,最后喝香槟把自己喝的小脸红扑扑的。
    人都迷迷糊糊了。
    不过在自己家,自然不用操心。
    坐那里又聊了一会,杨小乐便提出告辞了,将索爷一起送回家里,然后转道离开了。
    ……
    杨小乐走了以后,苏玲将已经醉了的花有容扶到自己床上,重新回到了楼下。
    随后在那里埋怨着:“你说你,甜甜都没喝过酒,你让她喝那么多的酒干嘛?”
    花父将苏玲搂在怀里,笑道:“这不是开心嘛!她想喝,我难道还不给她喝啊!以后不给她喝不就好了嘛!”
    苏玲翻了翻白眼,随后问道:“你今天去问的怎么样了?”
    听到这话,花父摇摇头:“以前的大学文凭没用,还得参加考试,通过以后才能考职称,不过东林说了,问题不大,他也是那时候考过的。”
    苏玲闻言轻轻颔首:“那你准备去哪个学校?”
    “还没确定,先休息两天看看情况,他也给我推荐了几个,我还在考虑……”
    花父说完,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你发现了没有?甜甜看杨小乐的眼神……不对劲!!”
    听到这话,苏玲白了他一眼:“你才发现啊!我早就发现了,以前她还小自己没感觉,这两年大了,心里应该明白了,只是没跟我说而已。”
    说完,抬头问了一下:“你感觉小乐怎么样?”
    花父摇摇头:“才见了第一次,我哪里能看的出来,不过……先不说其他的,说话谈吐一点也不怯场,就是……好像有些不着调!跟老爷子说话都这么没礼貌。”
    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不满意。
    苏玲见状笑了笑:“你才认识他多久啊!小乐这孩子不错,人看着不着调,但是做事情没出格过。”
    花父见状笑道:“我看你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吧?”
    随后在那里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毕竟离开了家里这么多年,这是做父亲的失职,但是有你把关我还是放心的,你说行那就行,但是有一点……”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一点什么?”
    苏玲疑惑了一下。
    “如果甜甜以后考上大学,他上不了大学,那我可是要给她安排一个好的人家!”
    这话,让苏玲哈哈一笑。
    看到媳妇的表情,花父一阵的奇怪:“你笑什么?甜甜的成绩你不是说了嘛!她的成绩现在已经稳定在八中的前几了嘛!!”
    心里已经或许猜到了什么。
    苏玲笑呵呵的说道:“是啊,没错,但是你知道吗?小乐从小学到高中,凡是他待过的学校,永远都是年纪第一。我忘记和你说了。”
    这话,让苏父嘴巴张的大大的。
    “真的假的?”
    这里是什么地方?
    四九城。
    一个农村来的,成绩能稳定第一这么多年?
    如果是小学还正常,但是越到高年级,想要做到这点越困难。
    “当然是真的!你问你女儿就是了……她不告诉你,肯定是想打击你……”
    这话让花父失笑了一下。
    随后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反正他们还小,以后再看吧!哎……现在不像我们那个时候了,我们两个在那时候都属于离经叛道。”
    苏玲听到这话,回想到以前的事情。
    叹了口气。
    ……
    六中的一间阶梯教室里,冯爱军一脸懵逼的看着余文彬。
    “你不是说明天开会吗?怎么改成晚上了?”
    余文彬不在意的说道:“那是给外面人看的,明天是交流学习的会议。今天的不一样。你听听就知道了。”
    此时阶梯教室里十分的热闹。
    表演台上,红桌子上放着话筒,桌子上铺着红布。
    桌子后面坐着五个人。
    台下可以容下几百人的阶梯教室,更是差不多坐满了人。
    如果杨小乐在的话,会发现这里有一些是他熟悉的人,台上也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家里都是干部。
    有男的,也有女中的。
    “清大附中的同学到了没?”
    台上有人喊了一声。
    “到了!”
    底下有人回应着。
    “好!二中的人呢?”
    “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