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完本感言。-《参见鬼差大人》
第(2/3)页
因为在写那章之前作者也是回了一趟好久没回过的一个“老家”,见了一位无儿无女的甚至有些陌生的老舅爷。
当时我看到了多年未见的乡村和记忆之中乡村的极具割裂感的对比,看到了我老舅爷家门口那贴着的一对一扶贫的公务员的名牌和照片,看到了老舅爷屋子里贴在墙上的各种扶贫政策,以及帮助脱贫帮助的一些辅助性工作。
然后那一瞬间,我好像明白了我这些年读的那些书,看到的那些政策究竟是什么意思了,明白了共同富裕和精准扶贫这八个字的重量。
所以我写了楚天去投资时满头白发的年轻村支书。
在我想写清楚鬼差这个职位的重要和来历时,我写了新神与旧神。
当时我想到的是臧克家的《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于是,我解读了我自己认为的神!
我写了《万家生佛之日,神格永固之时》
我想到了林俊德院士,然后也是战战兢兢,不知道会不会被封的将林院士的事迹化作了这书里的一个故事。
我提到了袁老,吴老,袁隆平爷爷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我们的“新神”。
所以,我写了【新神是现人驶向未来的指路明灯。当一代代的孩子们了解他们,学习他们,最终成为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代代孩子心中,永垂不朽的神!】。
而后面的《西域卷》本来想写写赵小朵和赵天宇这父女俩的感人故事呢,可惜,好像没写出来,后面的《东北卷》和《龙门卷》就已经没什么想写的了,只是在为了照应这个故事最初的内核。
死亡,是众生最终的公平,以及一些人对生死和长生的渴望。
至于到了最后的黄泉龙骨,可能是因为正好多看了几遍《周处除三害》这电影,被桂林仔给无形之中给影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