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人还未至宫门口,就听到了宫外的呼声。 “祈请皇帝陛下,为草民伸冤吧!” 百姓请愿之声,声震寰宇。 不少官员都为之一惊,昨天北镇抚司到底查出了个啥啊? 最新版大明日报,大家还没看。 因为进宫的时候,大明日报还没发布。 怎么感觉有了大明日报之后,大明的事儿越来越多了? “我的天,百姓们都叩阙鸣冤了,应天府尹没有接到状纸吗?” “我没接到啊,我今天进宫了,他们没来应天府告状啊。” “昨天锦衣卫才查的,今天大明日报的消息就出来了,我们大明的工作效率什么时候这么快了?” “考成法你不知道吗?绩效你不知道吗?工作效率还敢慢?” “哎呀,甭管他,他是刚提拔上来的,不懂咱们的高效率,政策普及到地方上还没那么快呢。” 众官员小声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 身处高位的人则在猜测,这其中是不是有朱允熥的授意,是不是朱允熥要对佛门下手,所以这速度才这么快的? 但也不对啊,朱允熥对佛门下手,昨天他还封了个和尚当国师呢。 这局面怎么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朱允熥则是在想,这事儿怎么样才能把他给利益最大化。 “大伴。” 朱允熥喊了一声。 “奴婢在。”郝有钱应了一声。 “附耳过来。”朱允熥招了招手。 “是。”郝有钱侧耳过去。 朱允熥叽里咕噜的吩咐,“听明白了吗?” “奴婢这就去办。”郝有钱应下,然后连忙去吩咐亲信去通知蒋瓛一声。 把锦衣卫隐藏在民间的水军都动动,让更多的百姓聚过来,毕竟有些比较远的地方的百姓,可能消息传得没那么快。 百姓们虽然可能会争相告之,但是锦衣卫水军动一动,效率更高。 虽然聚的人很多,后面的人听不到前面的声音,但是那没关系啊,只要前面事情了了,传播起来就快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