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熥把玩着传国玉玺,“它的确就是块石头,但前提是我是个普通人,可是我如果是储君,那它就代表天下正统,而我就是天命所归,陛下你开国二十多年来,也派不少人去找过这东西吧。”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没有应声。 大明得国最正,可是当时若是有传国玉玺,那就完美了。 只可惜,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天道有缺,也就注定世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朱允熥把传国玉玺放回袖子里,却实际上收回了系统空间。 “好了,陛下,我是来找你说正事的,我欲削藩,我希望你能下旨,收回藩王的兵权。”朱允熥也没有再继续膈应朱元璋。 而是说起了正事。 朱允熥现在若是以朱元璋的名义下旨削藩,无异于是给了某些人奉天靖难的理由。 可若是朱元璋亲自站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这件事情,那么大明就乱不了。 朱允熥现在还没有实力镇压一切,一道以朱元璋的名义下的圣旨远不如朱元璋亲口来说有用。 朱元璋若是答应,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落得个体面。 可若是不答应,不要这个体面,那朱元璋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若是朱允熥决定晚一点削藩,发育起来之后再削藩,那时必定要经过一场血战,朱元璋来削藩,就打不起来。 毕竟朱允熥还要保存实力呢,朱允熥还得对东瀛实施亡族灭种计划,发育起来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兵伐东瀛。 所以,朱允熥不想搞内战,这才来找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体面点。 朱元璋削藩,是上策。 当上策实施不了的时候,那么下策也不是不能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