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月初的天气,外头已经跟下火一样。 国公府里避暑最好的地方,便是东边花园的凉亭水榭。 半亩的连天碧绿荷叶间,点缀着粉红的花苞,绿杨垂柳在微风里摇摇摆摆。 一入花园的月亮门,就能感到阵阵凉意。 崔氏让小丫鬟去将礼佛的物件放回院里,自己扶了蕊香往滴翠亭而去。 远远的,便有嘻笑声传来。 只见小姑子卫如璎赤着一双雪白的脚丫,坐在青石台阶上撩着池水嬉闹。 五姨娘苏月清拿着把杭绢绣猫戏彩蝶的团扇,倚坐在水榭朱红的栏杆上,笑着叫卫如璎过去吃冰湃的樱桃。 “二奶奶,您不是去观音院了么?” 苏月清坐得高看得远,瞧见崔氏从月亮门外头走进来,忙起身笑道:“怎么这会儿又回家来了?莫不是我没把马车安排妥当,让二奶奶不满意?我现在就亲自瞧瞧去!!” “没有!没有的事!” 崔氏摆手,“怪热的,苏姨娘赶紧坐着歇凉吧。” 苏月清捧着她,她挺受用。 卫如璎见崔氏走来,也从水边站了起来,笑嘻嘻地走进水榭里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足印。 小姑娘才十三岁,自小没了生母。 从三岁起就养在祖母身边,衣食住行全都跟着卫老夫人,过得跟嫡出小姐一般。 苏月清进府之后,着意巴结着这位小小姐,有什么新奇的玩物吃食紧着她挑。 所以,卫如璎平日里就喜欢粘着苏姨娘。 看到二嫂从外头进来,还以为她已经从观音院回来,紧着问道:“二嫂子,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有没有给我捎姑子庙里的黏豆包?” 崔氏笑了起来,拿着帕子擦了擦额角的汗珠。 “哪有黏豆包?我都没能出门呢! 适才,我坐了马车刚走过二门,就看到新夫人的大丫鬟踩着门框子跟小厮对骂。 我让蕊香上前打听,说是新夫人在院里闷得不自在,拿了对牌去要马车。没想到车马管事不理她的调遣,非要有苏姨娘的印信,才能派车马……我想了想,她远嫁来京,孤孤单单的可怜得很,便叫小厮把苏姨娘派给我的马车,让给了她们。” “二嫂子,你也太好了吧!楚氏要坐马车去哪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