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更何况,吴王殿下在洛阳城郊遇刺一案,陛下交给了绣衣使,一直悬而未绝。” “你我也是费尽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勉强维持局面,甚至还得小心被绣衣使抓住痛脚。” 说到了这崔洛阳不禁有些蛋疼地唏嘘一声。“咱们倒真不如让了这一步,自己也还能轻省。” “而且我们也是为了洛阳牡丹盛会,为的是让诸多世家的年轻才俊得以继续借此机会扬名养望,以为入仕准备。” “这里边的轻重利害,那些世家大族,焉能不明?” 崔洛阳的这番话,让郑老二不得不承认很在理,甚至是十分在理。 世家大族与李唐皇室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在于利益。 原本世家大族所考虑的就是,科举已然开始提拔寒门入仕,已经开始抢占原本只属于世家大族的特权。 唯有那必定会伴随着大唐流传下去的《氏族志》,这可是世家大族最后的倔强所在。 可是在被陛下否了之后,数次的修订,都被天子驳回。 甚至于李世民还真就按照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的姓氏顺序来指定编撰,当然不可能那么恶搞。 好歹大唐天子也要照顾满朝文武的情绪。 但是,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门阀,几乎都被撂到了后边。 汜减 bx wx .*cO* 汜。但凡排在前边的,正是李唐皇室,之后就是后族长孙氏,之后就是太子妃的氏族苏氏。 而后边,就完全是按照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的排序来排列,这让一干世家大族如何干休。 可是偏偏他们又拿这位声望无两的大唐天子如何。《氏族志》重编一事,已然恶了诸多世家大族。 但是,明着对抗是不敢,暗戳戳地搞对抗是必须的。 而站在了天子的对立面,一句话,你赞同,我们就是要反对。 对于郑氏而言,迁都洛阳,他们郑氏本就是既得利益者,甚至不少中原世家都是得利者。 但是,世家的基本盘却被陛下砸在泥地里,这才是导致世家大族给迁都之事下眼药,明里暗里阻挠的原因。 其实也就是想要让李世民略作退让,那么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自然也就会乐见其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