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自己可是要靠处弼兄的才华名扬天下,这样的精锐枪手,万万不能得罪狠了。 “不过处弼兄,你这脑子可真是好使,咱们就那天到洛阳城里边那么溜达一圈。 就能够让你编出这么个让人爱不释手,黯然神伤的凄美故事,小弟我可真是服了你了。” 程处弼呵呵一乐,不禁有些得意地道。 “我也没有想到,正好在那铜驼坊外的近洛水畔能够看到有座牡丹亭。” “而且还全开的是那种白红相间的碎红牡丹,再加上,听闻这洛阳在隋末之时,遭受过许多的兵灾。” “把原本繁华的洛阳弄得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就激发了程某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 “处弼兄言之有理,可惜小弟我没有处弼兄你这样聪慧的头脑,还有如此丰沛的创作灵感。” 李恪表面上很认同处弼兄的冠冕堂皇之言,实则暗暗呵呵不已。 分明就是那你仔细计划弟兄太多,诗词怕是不够分,决定搞把大的,才顺势搞的这《洛阳牡丹亭记》好不好? 处弼兄决定要搞就搞大一点,于是乎,热气腾腾的《洛阳牡丹亭记》就此出炉。 以李恪优秀的文学素养,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处弼兄只要不像写《程三郎剑南道演义》那种厚颜无耻的自吹自擂。 一心专搞正经艺术创作,果然很容易出精品。 虽然仍旧是用白话文写就的,可是正因为如此,更加的老少皆宜,更能引起洛阳父老的共情。 此书一出,李恪绝对可以肯定,绝对会在洛阳造成巨大的轰动。 如此一来,再配合那九首诗词,绝对能够令一干汉唐商行股东才俊,在这贞观年间的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李恪洋洋得意之际,突然就看到了程杰一脸古怪地推开了院门步入了小院子。 “三公子,吴王殿下,来了一位从长安来的贵客,小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还请二位拿个主意。” “贵客?”李恪与程三郎一脸懵逼地看着程杰。 程杰抹了把脸,凑到了二人跟前小声地道。“高阳公主殿下。” “???” ##### “三哥,小妹知道你在洛阳重伤,很是担心,之前就一直想要过来探望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