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程安则很有默契地与那程猛交换了一个眼神。 自家三公子的给自己等人的密信里边,设定的目标就是争取在五年之内,建造出至少两千料以上,三千料以下的大型海船。 这也是为何程安作为汉唐商行交州分行的总负责人,不乐意向其他船厂买船。 宁可投以巨资自己造船的原因,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防止先进的造船技术外泄。 还可以在以后将优秀的海船卖给其他海商。 ##### 离开了船厂之后,程安与一干管事,都坐上了四轮马车。 这种四轮马车戴着顶棚,既可以遮挡雨露,又还能够在交州这种常年烈日炎炎的地方遮挡住那毒辣的日头。 这东西,自然也是三公子派人送来的,不仅仅送来了设计图,还派来了制作这种四轮马车的工匠。 使得这种十分适合在水泥官道上行驰的马车,很快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交州一带的水泥厂兴建起来之后,水泥官道就已经开始在铺设。 而且交州都督府的一干官员都惊喜地发现,在交州这种多雨多湿的平原之地。 水泥官道对于交通的改善,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毕竟交州一带若是到了雨季,陆路之泥泞,简直无以言表。 哪怕是在旱季,一场瓢泼大雨下来,道路若想要好走,也得等上一两天,才能够让路面干透。 而且随着交州一带来经贸的飞速发展,交通的不便利,已然成为了极大的阻碍。 好在,大唐有个程长史,汉唐商行有个程三郎。 他搞出了水泥,搞出了四轮马车,而顾达这位大都督与那位邓知州这二位也早就通过邸报听闻了泸州搞水泥官道的消息。 所以在汉唐商行提出为交州各地兴建水泥官道。 大都督府自然是求之不得,而随着水泥官道的拓展与兴建,令交州一带的商贸往来越发的热闹。 就连广州一带的诸多官员都频频来信打探这水泥官道的便利性以及造价几何。 最令顾达在意的是,那些交州都督府治下那些蛮族,现如今可是为水泥官道的建设贡献出了不少的劳力。 这一手,倒是与那泸州通过招募工人等各种手段,同化和吸引那些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