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程处弼回过了头来,看到那位吓得手足无措的货郎,不禁有些不太好意思。 将那根扁担塞回了货郎手中,又随手搁下了两文铜钱道。“行了,这算是方才吓着你的赔偿。” 货郎呆愣愣地看着这帮子贵人又打马而去,抄起那根失而复得的扁担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继续他的货郎之旅。 看到李恪那张仍旧不太理解的表情,程处弼策马前行,冲他得意地挑了挑眉。 “贤弟你可还记得竹筒饭?” 李恪顿时想到了在骊山上品尝过的美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道。 “我知道,那味道特别的好,而且还散发着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 不过处弼兄,这不是我们的关注点好不好?” 程处弼没好气的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我让你关注的是竹子,结果你关注点是在饭上,你可是锦衣玉食的王爷,不是饥寒交迫的可怜人好不好?” “你想一想,这么粗的竹子,中间剖成两半,那就可以作为两个盛具。 至于筷子,直接拿竹子一削,就可以解决。” “如此一来,不需要前来品尝美味的百姓们自带碗筷,又还能够有物廉价美的餐具。” 李恪听了此言,不得不服气地朝着程处弼翘起了大拇指。 “还是处弼兄你的脑子灵活,居然这样的办法都能够想得出来。” “一根丈许长的竹子,足够做几百上千副筷子,也可以做出几十个竹筒碗。 小弟觉得只需要三五千根竹子,就算是来上两三万人,也可以解决问题。” ##### 李泰正在魏王府旁边的一处院落里,坐在一间布满书籍典卷的屋子之中。 他的两旁,则是几位大名鼎鼎的大唐饱学之士、博学鸿儒。 此刻,这些年纪至少四十出头,甚至是须发皆白的七十老翁,都就《括地志》的一些问题向李泰禀报。 而李泰虽然其他方面不咋样,但是至少在文学这一块,还是很有造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