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处弼没功夫理会呆头呆脑的李恪,满脸欣喜地打量着这些纸样,仔细地询问了程虎,给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其实也就是延长一下熬煮的时间,还有浸泡的时间,再就是增加研磨的次数。 当然,程处弼只是提出自己的构想,具体自然还得由程虎所负责的程家纸坊去反复的试验。 程处弼勉励了程虎一番之后,交待他尽快制作,争取三五天之内,送一批纸样过来。 李恪在卢国公府蹭了一顿香喷喷地早餐之后,就有点心神不属地拍屁股离开。 而且这家伙离开的时候,还顺走了三张他自己的书法作品,说是自己写得不满意,要带走。 程处弼手中已然有了五幅大唐吴王殿下的书法作品,自然是少上三幅也没什么关系,毕竟都是重复的。 再说了,东西也要物以稀为贵,要是李恪的书法作品烂大街,那程处弼怕是拿来楷屁股都还嫌有墨呢。 ##### 李恪拿走的三幅书法作品,有两幅是有墨浸的问题,还有一幅则是没有问题的。 拿着装着这三幅字的竹筒,离开了卢国公府之后,李恪先是策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行。 可是到得宫门前后,李恪又不禁有些犹豫,毕竟他觉得这种程家纸,实在是很重要,毕竟朝庭每年采办纸张,都耗费不小。 加上自己父皇之前就曾经私底下抱怨过,每年朝庭在纸张上耗费的财帛可不是小数。 但是,每年的文书往来,公文,以及各种文字文案,都会用到大量的硬黄贡纸和宣州贡纸。 因为只有这两种纸张才能够承戴笔墨的书写,父皇也督促过工部研制新纸,奈何要么就是品质太过强差人意。 要么就是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没能够获得更加物美价谦的纸张。 但是现在若是拿去进献给父皇,会不会打扰到处弼兄的算计…… 一干护卫呆愣愣地看着自家王爷,站在宫门口长吁短叹了老半天,这才颓然地摇了摇头。 “罢了,回府。” 一干人都很识趣地没有开口相询,跟着殿下赶回到了府中。 但是,回到了府邸之后,李恪犹自有些坐立不安,毕竟这事可真不小,既想要住那铅活字印刷术的机密,同时又想要让父皇知晓程家纸的好消息…… 第(2/3)页